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梁平这2个乡

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访星桥镇党委书记张成华

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日,梁平日报记者对星桥镇党委书记张成华进行了专访,了解该镇“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以及如何做强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

星桥镇田园风光。(资料图)

Q梁平日报:“十四五”期间,星桥镇将采取什么新举措,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A

张成华:“十四五”期间,星桥镇将结合镇域实际,深入谋划长远发展,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小改大和农村机制体制改革建设,实现“良田—高标准农田硬件建设”、“良机—适宜机械化耕作”、“良制—有效的农村制度改革”(简称“三良”)有机叠加,建设美丽山水田园,农旅融合地,智慧农业示范点,高品质水稻产区。利用国家储备林建设机遇,发展林下经济。提档升级传统李子产业,错季发展量小品精市场旺的产业。

二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农村领域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立、培育新农人产业联合体平台建设。利用星桥镇现有生猪屠宰和活禽屠宰基地,打造畜禽保供后仓基地,引进冷链仓储项目。利用城郊优势,利用城郊的区位优势、优美的田园风貌、已有的水果采摘基地,推动乡村体验游、采摘游。建设祥云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引进高新区产业链上配套企业。

三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无缝转接。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建成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加强组织建设、培养本土人才,挖掘特色产业、保障群众收入,深化农村机制体制改革,激发农村活力,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农村发展新模式,积极融入城区同城化发展。

打造“山水七星、竹海溪乡”的

生态价值品牌

——专访七星镇党委书记范峰波

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典型示范区。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筑牢生态屏障,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十四五”时期,七星镇如何打造“山水七星、竹海溪乡”的生态价值品牌,探索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新路径?近日,梁平日报对七星镇党委书记范峰波进行了专访。

七星镇金柱村十组,渐渐泛黄的水稻与村舍交相辉映。(资料图)

Q梁平日报:党的十九大以来,七星镇立足本镇独具特色的山水颜值和人文内涵,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A

范峰波:七星镇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工作方针,立足本镇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振兴林下经济,践行“两山论”,打造“样板地”,走实“两化路”,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进一步提高站位,抢抓机遇,不断抒写七星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是绘足七星镇山水颜镇的生态底色。进一步增强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聚焦铜钵河流域污染治理。截至目前,我镇共关闭煤矿7家、关闭年产量10万吨水泥厂1家、关闭畜禽养殖场20家、整治河道3公里;修建污水处理厂1座,村级一体化处理站2座,通过“截污”、“分流”实现管网应建尽建,污水应收尽收。同时依托长达32公里的河流溪流和65%的森林覆盖率,形成山水林田湖草与溪流纵横交错相存相依的自然湿地景观,全面实现水清、岸绿。目前我镇各条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三类以上,仁安村成功入选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

二是做强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利用丰富的竹资源发展竹签厂3家,废竹料循环利用发展林果经济和林下经济,打造食用菌示范基地和药材之乡,目前我镇发展板栗、冬桃等林果经济亩,佛手、金银花、黄精等药材亩,竹荪菌、磨芋等林下经济亩,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见效。

三是挖掘人文资源特色优势。原生态保护修复冯家古院落和周边特色民居,进一步提升“山水七星·竹海溪乡”的旅游品牌知名度,结合药材种植和生态种养殖,利用碗厂沟土陶遗址、非遗土法造纸技艺等发展生态观光游,聚集川渝毗邻镇乡人气。依托我镇电商、网红产业基础,带动一二三产业跨越式发展。

Q梁平日报:七星镇地理位置特殊,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前沿阵地。“十四五”期间,七星镇将怎样与四川毗邻乡镇共同打造跨区域特色名镇,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A

范峰波:“十四五”期间,七星镇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和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成渝经济圈毗邻乡镇合作发展的前沿阵地作用,按照区委以“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范例为统领”的目标,立足七星镇独具特色的山水颜值和人文内涵,错位发展,唱好“双城记”,实现产业共兴、交通互联、文旅共融,探索“山水七星·竹海溪乡”的生态价值品牌实现路径,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示范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真正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与观音镇共同打造川渝合作跨区域特色名镇。

一是产业共兴,打造川渝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强镇。与四川省大竹县观音镇沿铜钵河流域两岸共同发展万亩有机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建设1万亩优质高产高效粮油产业基地、亩药材基地、亩茶叶基地、0亩食用菌基地等,共同建设明月山绿色食品保供基地,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高效农业设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是交通互联,建成川渝边城要塞。在“十四五”期间,与四川省大竹县观音镇积极借助成渝双城经济圈比邻乡镇优势,规划建设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至观音至七星镇的省道,打通城邻高速过境出口联接平滩村、马梁村、金柱村到竹山9公里景区大通道,力争明年内建成金柱村到蝴蝶谷的4公里快速通道,让七星镇成为川渝比邻乡镇交通枢纽,建成梁平边城新要塞。

三是文旅共融,打造最具乡愁“山水溪乡”。紧紧围绕“溪主题全息乡村生活特色小镇”的构想,我镇将布局“溪居民宿”、“溪乡水街”、“进士学堂”、“桃溪人家”等围绕竹溪元素和人文内涵打造的特色乡村业态,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载体和体验内容,打造一批精品森林康养人家,做大做强明月山森林康养产业,让七星镇成为百里竹海慢生活体验承接地,同时联合大竹县观音镇沿狐狸嘴、九龙湖及铜钵河沿线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完善周边配套设施,逐步实现“中国溪乡-七星镇”的远景目标。最终形成“山水七星·竹海溪乡”乡村振兴矩阵,连接成为生态乡村游闭环,将七星镇打造成为川渝地区乡村旅游知名目的地。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梁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晓庆谭燕

责编彭雪丽审核曾钰洪

大家还在看

产品远销丹麦、挪威等国!梁平这家企业引进智能设备,迸发新活力一张长凳,一块磨刀石...梁平磨刀老师傅,磨一把寥落的“旧时光”

全域治水,湿地润城!梁平绘就湿地生态美好画卷

梁平区气象局年1月20日15时

发布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

20日晚上到21日白天,阴转小雨,4-8℃

21日晚上到22日白天,小雨,3-1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936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