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古探幽英雄故里英里

尘世如烟,岁月如歌。寻古探幽的路上,老于携一份淡然的心绪,不知疲倦地行走于古村巷陌,用一颗贴近自然的心,去感知那些沉淀于岁月中的乡野情怀,探寻古村落里那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挖掘那些尘封于历史记忆中的点滴精华。从老家马格庄大地主于宝贵独具一格、豪华别致的深宅大院起步,领教过清末傅家村著名拳师傅通传奇武功,搜集到杜家集羊汤两个版本迷人的传说,聆听过大岚村精美的石头唱赞歌,感叹于北栾家河村古圩子墙的固若金汤和下院村小长城的逶迤壮观,品尝过苑家村那历史悠久、香脆可口的芝麻糖,沉醉于石对头村厚重的书画文化底蕴不能自拔,徜徉于抬头赵家村、沙沟马家村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中乐而忘返,驻足于藏龙卧虎地丛家村那山清水秀的优美自然风光不愿离去,感受到年头宋家村凤凰涅槃的升华和大郝家伏击战的震撼…….,而今又来到远近闻名的英雄故里——“英里”。

老于之所以用“英雄故里”来修饰英里村,其一,从字面引申而来,英里者——英雄的故里也;其二,从英里村的历史来看,称其为“英雄故里”也是恰如其分。古有唐朝著名英雄大将张亮,东征时在此安营扎寨;近有抗日打老蒋英雄好儿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该村先后有52位风华正茂的男子汉踊跃参军,多人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支前行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铿锵有力、壮怀激烈的英雄赞歌,其中有20人壮烈为国捐躯,5人在战斗中致残。年9月济南战役中,身为营长的孙天禄,不畏强敌,一马当先,带领全营官兵,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壮烈就义,牺牲时只有27岁,其英雄事迹感天地!泣鬼神!!

英里村位于招远市城区东北12公里的旱阳山西南麓,东与枣林姜家村交界,南与北于家庄子为邻,西与蒋家村毗邻,北与灵山郭家村接壤。该村三面丘陵一面洼,属丘陵平原类型,招黄公路横贯村南。

相传唐贞观十八年(公元年),大将张亮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称“营地”。据古墓文物考证,北宋、金、元三代,有人群在此定居。明天顺年间,杨氏由曲城迁入,以营地取名为“杨家营”,到明嘉靖年间,杨氏徙绝,孙真由莱阳迁入,人丁兴旺,易名“英里”,随后王、张、兰、宋、李、郭等姓氏也相继迁入,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建国前,该村耕地总面积1亩,人均占有1.1亩,以粮食种植为主,因大部分耕地属山耩薄地,水利条件又差,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建国后,该村积极变革生产关系,改善生产条件,实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出现了质的飞跃,得到不断发展。年孙全祖领办的互助组引进良种,科学种田,取得玉米大丰收,亩产达到斤,荣获“玉米丰产模范村”奖旗;孙全祖、石翠兰、孙树玉、孙钦祖等玉米亩产超千斤,荣获“玉米丰产户”称号,孙全祖光荣地出席了华东玉米丰产会议。

年全村投工1.5万个,在村北挖水塘一座,容水量1.44万立方米,下塑料管道米,配备动力可将水扬至北耩最高点,使亩耩地得到灌溉。年村成立科研队,主要培育和推广良种,引导农民科学种田。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党支部领导村民先后整地改土亩,修建水库、平塘7座,打大井3眼,使全村80%的土地成为水浇地。

年建苹果园60亩,主要品种有清香蕉、红香蕉、国光、红玉等。该村由于自然环境好,所产苹果个大、皮薄、水分多,酸甜适度、香脆可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远近闻名。年该村又在北山上造林亩,主要栽植黑松、刺槐、绵槐等,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该村历史上有加工豆腐和加工面鱼销售的传统,解放前该村有私人豆腐坊25家,加工面鱼10余家,全部为手工生产,该村的“豆腐挑子、面鱼担子”享誉周围数十里。另外,该村还有私营粉坊8家,也属纯手工加工,虽产量不大,但维持温饱不成问题。合作化后,个体手工业随之停办。

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清末村里办有私塾,村民孙天寿考中秀才。年设村小学一处,教师2人,2个教学班。此后办起妇女识字班和夜校,组织农民学习文化知识和抗日救国的道理。年办起“红专学校”,冬闲期间组织青壮年进夜校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年扫除文盲,成为无文盲村。

该村文娱活动开展的比较早,开始时以表演秧歌为主,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排练演出戏剧,年演出的《草人》和《减租减息》,被解放区政府调出到敌占区演出、宣传多次,深受欢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戏剧演出数量、质量不断提高,到年先后排演《姊妹易嫁》等古装戏13部、《狗碑恨》等现代戏5部,曾在公社汇演中获二次荣誉奖。年建图书室一处,书籍余册。

年3月,孙全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该村第一名党员,后相继发展党员4人。同年8月建立党小组,孙全祖任组长。年成立村党支部,孙全祖任指导员,时有党员7人。同年,在党的领导下村政权及各群众组织建立,村长孙洪文,农救会长孙合洲,妇救会长王寿英,青救会长孙希曾,自卫团长孙化民。战争年代,党支部领导开展对敌斗争,组织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各群众组织响应党的号召,在对敌斗争、支援前线、拥军优属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村民兵参战45次余人次,歼敌20余名,妇女做拥军鞋余双。

该村的20位革命烈士分别为:王佐臣,年2月生,年3月入伍,年6月招远灵山战斗中牺牲;王立祥,年1月生,年4月入伍,年6月招远灵山战斗中牺牲;孙希荣,年3月生,年3月入伍,年5月招远石棚战斗中牺牲;孙树根,年9月生,年11月入伍,年8月招远高家战斗中牺牲;孙希顺,年5月生,支前子弟兵团民兵,年8月莒县战斗中牺牲;于敏,年7月生,年3月入伍,年8月莒县战斗中牺牲;孙树乐年2月生,年3月入伍,年10月在招远灵山战斗中牺牲;孙树喜,年5月生,年5月入伍,年招远张星战斗中牺牲;兰延瑞,年4月生,年7月入伍,年9月招远道头战斗中牺牲;孙洪均,年6月生,年3月入伍,年5月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王产,年8月生,年9月入伍,年9月招远道头战斗中牺牲;孙天禄,年10月生,年5月入伍,营长,年9月济南战役中牺牲;孙学英,年12月生,年4月入伍,年12月莱阳战斗中牺牲;孙寿英,年3月生,年4月入伍,年5月上海战役中牺牲;王桂祥,年5月生,年2月入伍,年9月蓬莱战斗中牺牲;王春,年4月生,年2月入伍,年8月福山战斗中牺牲;孙洪岗,年4月生,年4月入伍,年5月孟良崮战役中牺牲;孙希武,年1月生,年3月入伍,年东北失踪,年县政府追烈;孙云殿,年2月生,年3月入伍,参军后失踪,年县政府追烈;孙俊英,年10月生,年3月入伍,年失踪,年县政府追烈。

立传人物之一:孙全祖(—),年在村首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党小组成立,任党小组长,年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指导员),先后任职17年。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做党的组织和宣传工作,使该村党组织很快壮大起来,领导群众开展对敌斗争。年组织办起第一个互助组,带领大家积极劳动,科学种田,取得玉米大丰产。同年,出席华东玉米丰产交流会议,荣获“玉米丰产模范村”奖旗。年,带头办起全区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年再次任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整地改土,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改变了落后的生产面貌。他一生勤恳工作,直至退休,年因病辞世。

立传人物之二:孙希梓(—),年参军,高密战斗受伤后复员回村。年入党,—年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带领群众整地改土,兴修水利,使全村80%的耕地成为水浇地,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不放松粮油生产的同时,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工副业生产,先后办起了齿轮加工厂、养鸡场、养猪场,扩大重建了粉坊,使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多次受到县、乡镇政府的奖励,村集体也多次被县、乡镇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年被评为全省优抚先进个人,年因公出差,发生车祸殉职。

百转千回,曲径通幽。老于寻古探幽所有的经历,如纯白的花朵,慢慢地开放于心间,用贴近自然的心去品味,如用青瓷老碗喝一杯凉茶,瞬间甘霖。那些随着时光逐渐变淡的记忆,是古宅里静夜听雨的禅意,是花格子老木窗的装点,是几百年古槐的老枝新叶,是凤凰涅槃后的永生。

赞赏

人赞赏









































早期白癜风的症状图片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zw/34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