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工程在行动江山市峡口镇积极探索
今年以来,峡口镇从3支队伍建设入手,提升干部服务乡村的能力。一是实行“青黄锻造工程”,全面调整组团联村成员,开展新老干部“传帮带”活动,举行“拜师”仪式,80%的村都由80后干部担任主驻村干部,通过结对互学的方式,由老乡镇传授年轻干部农村工作经验,出台机关干部考核办法,将组团联村工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重要参考依据共35分,占年终考核评分35%。二是实施“领头雁博采领飞工程”,通过“强富美”的工作交流,提升“领头雁”带队伍、强经济、善治理的能力;同时深入开展“一肩挑”人选摸排工作,为换届工作做好全面准备。三是实施“金银铜”网格创建工程。出台《峡口镇网格工作考核细则》,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对“一长三员”实行考核,开展“金银铜”牌网格、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警长的评比活动,大奖大罚,提升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全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2起,化解信访积案18起,其中国家省市交办的重点信访积案实现全部清零,初步实现信访总量减少、越级访重复访暂无和群众满意度提高的良好局面。
02人才帮乡村一是爱才惜才有实招,建立班子领导“一对一”联系人才制度,开展常态化交流;实施“峡风润教”奖励办法,先后吸引了20余名优秀中小学老师到峡口镇任教,“学在峡口”品牌日益增强;医院征迁进度,提升峡口县域副中心的医疗硬件设施,留住更多的医疗人才;积极谋划鲁班学校项目,培养蓝领技术型人才,为全市木业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已与投资主体达成初步意向;二是借势借智有成效,省发规院是三卿口村结对单位,是全省的智囊库,该村借省发规院之智编制了五年产业发展规划,峡口镇借省发规院之力争取省级改革项目;借专家之力服务乡村,医院院长胡伟明等3位专家多次开展送诊下乡活动,服务村民余人次,被评为衢州市“强项壮村百团”行动优秀专家服务团队。三是“五老”人才有热度,新和村“五老”人员议新和,枫石村“五老”矛盾调解队伍在村庄重大事项商议、矛盾纠纷化解、关爱留守儿童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镇关工委在年更是荣获全国儿童之家荣誉称号。四是部门专家有聚力,开展乡村振兴讲堂驻镇部门大联播活动,全镇26个驻镇部门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进行云授课。
03乡贤回乡村一是摸清家底,组建机构,在全镇各村开展乡贤摸排大行动,建立数据库,成立乡贤会,凝聚乡贤发展家乡的共识;二是灯笼高挂,主动关心,春节前夕,镇党委政府为乡贤家里都挂上了红灯笼,同时由班子领导带队对乡贤父母进行走访,感动了大批乡贤,拉近了与乡贤的距离;三是引导回归,助推振兴,今年是换届年,镇党委着力引导乡贤回归挑起“一肩挑”重担,目前“一肩挑”人选中有9名属乡贤回归;枫石村陆世梓老人离乡多年仍心系家乡发展,引进金华定时器厂,解决了60多名在家妇女的就业问题,平均月工资达元/人,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年;广渡村有科级以上领导干部20余名,该村积极利用乡贤资源先后向上争取了15个项目,项目资金万元;地山岗村积极引导乡贤回归创办电子商务,已达成投资意向;三卿口村在外乡贤创办了网红直播团队,经初步谈洽,有意向带领团队为村谋发展。
04项目富乡村一是项目争取有方向,为解决村一级不知如何争项目、做项目、运营项目的问题,今年以来,峡口镇编制了《项目申报手册》,梳理全市各部门新农村建设资金,并开展了村级项目申报培训,共向上争取到新农村建设项目、土地垦造、扶贫项目等各类村级项目51个。二是经济发展有路途,截止今年5月份,全镇18个村有8个村经营性收入已达10万元以上,其中有5个村已达20万元以上。如同桥村利用项目资金建设了粮食烘干中心,每年增收15万元;枫石村盘活闲置农房打造民宿每年增收40万元;利用移民项目打造联村物业,由17个村入股建成小微创业园,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三是农民增收有保障,打造“三味讲堂”(自然味、本土味、人文味),培育一批“农创客”“青创客”“文创客”,拓宽农民就业途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8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