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房哥一起合伙创江山的光荣与梦想
6月11日下午,鸿坤美术馆,一向低调的鸿坤控股董事长赵彬,着实“高调”了一回。
在长达2个小时的“合伙人+”新闻发布会上,他作为唯一的主题演讲者,用一个长长的PPT,试图把自己创业10多年的光荣与梦想和盘托出。《光荣与梦想》,上下两册,这本厚厚的美国社会纪实作品,成为鸿坤特供的活动随手礼。
事实上,在今年春节之后,鸿坤就开始频繁地闯入公众的视野,包括10亿元入股中民投、吸收地产界明星毛大庆加盟,和5月份邀请法国前总理造访等。
这一系列大手笔背后,有一个巨大的问号:鸿坤,它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如果仅从地域和开发量上,它仅仅是一家围绕大北京做项目的中小型地产开发商。但房地产业务不是它的唯一主业。实际上,它隐藏了一个金融投资王国。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到产业地产,从金融投资、到文化艺术和医疗健康,鸿坤已经构建起一个以地产和金融双核心的多元化平台。据悉,鸿坤旗下有30多家公司。
船小好掉头。当房地产进入“白银十年”,卖房变难和利润摊薄,鸿坤没有大规模扩展,深耕北京及周边区域。从5年前开始布局社区商业体系,3年前布局都市圈高端产业园,2年前,布局社区创新服务,其中包括社区金融、社区医疗、社区艺术文化等。
对于创始人赵彬而言,一直思考多元化之后如何留住高管,让企业进行二次创业。近几年,房地产行业高管跳槽频繁,除了房地产大环境之外,原有的激励机制让他们很难有一个上升通道。
这一点,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婚姻时差》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地产儒商李海的一位元老级副总,因为功勋卓著而渐渐成为反叛者,主要是缺乏内心的安全感。原来一起打天下,现在公司成为李海一个人的。在最后一集,李海最终让所有的高管持股。
每一位职场里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实现财务自由。特别是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走合伙人制是目前最可行的一种路径之一。在鸿坤这场合伙人+发布会上,赵彬带领13位合伙人悉数亮相,并分享各自在专业领域的想法。一位跟随他14年的老员工感叹,终于熬成合伙人了。
是的,在自己参与打下的江山里成为合伙人,远比自己去新创造一个平台更简单。有关合伙人的选择,鸿坤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赵彬强调合伙人要有企业家精神、创业的心态。他举了毛大庆的例子。毛大庆在年被凯德置业派到北京时,一个人,一包行李,居住的地下室旅店,用十年时间,把凯德在北京从0做起22个项目,规模达亿元。后来加盟万科,用5年时间将北京万科从43亿元做到亿元。
也许,正是毛大庆这种骨子里的企业家精神,让他和赵彬最终走在了一起。不为名利,而是让心有个安放的归属地。
“你+我+他+”,鸿坤志在打造一个开放的合伙人平台。相比很多地产商在项目上跟投的事业合伙人制,鸿坤的合伙人是长期的,合伙人之间的地位也是平等的。
赵彬透露,鸿坤集团计划在2至3年内寻找并投资20个自己有经验的、再创业的职业经理人;同时以TMT行业和健康领域为主导投资50家创新型的企业、发起天使投资,培养80个创业新人。
鸿坤的做法,有点像万科前不久提出鼓励员工离职创业的“小草计划”,但又不完全一样,它更像用合伙人制去投资那些种子公司。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楼市写辣评↓↓↓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7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