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今早推开窗就惊呆了朕的江山呢
北京市气象台12月23日早6时发布天气预报:今天早晨受大雾影响,最低能见度部分地区小于米。
——据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气象北京”
环保君数学学得不好,小于米是个什么鬼?亲们,帮看下,这是多少米?
网友拍摄的今晨北京
昨夜今晨的北京城
此轮污染从12月19日开始至22日。昨天的空气质量状况为此轮污染过程最严重的一天。预报显示,今天白天,受弱冷空气影响,本市空气质量开始缓慢改善,但由于冷空气势力较弱,今天全市的空气质量总体只能改善到中度污染水平。明天白天,随着冷空气作用进一步加强,空气质量将恢复至良好水平。22日24时,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按期解除。
但23日早晨,网友“京城看客”表示,是欺负我傻吗?一早出门鬼都看不见,竟然解除“红警”?
网友发图
环保君了解到,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空气重污染预警由轻到重依次分为蓝、黄、橙、红4个级别,而无论启动哪一个级别的预警,关键是预报的空气质量必须达到重污染状态,之后再根据重污染持续的时间来确定预警的等级。最高一级红色预警的启动标准: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以上(72小时以上)。据此前预报,此轮重污染从12月19日一直持续到昨天,可以说,重污染连续4天,完全符合红色预警的条件。今天的污染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从预报来看,已达不到重度污染水平,所以没有延时红色预警。按照应急预案来对比,今日预报的空气质量是中度污染,连最低等级的空气重污染预警条件都未达到。
那为什么一早出门还“敢问路在何方”?
为此,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解释说:“能见度与空气污染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空气重污染未必会出现低能见度天气,同样低能见度并不意味着空气污染严重,当然空气污染加重会在一定程度降低能见度。”
能见度高低与空气污染也就是其所含气溶胶颗粒浓度具有复杂的相关关系,与粒子化学组成、形状和物理性质、粒子谱,以及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有关。张恒德表示,当气溶胶颗粒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当空气湿度增大时,气溶胶颗粒吸湿增长会使能见度下降。也就是说,即使空气中气溶胶颗粒浓度不变,大气也会因空气湿度增大而导致能见度下降。
以年11月9日16时沈阳地区和12月9日3时北京地区为例,沈阳地区PM2.5浓度为微克每立方米,相对湿度为62%,能见度超过2公里,北京地区PM2.5浓度为微克每立方米,相对湿度为99%,能见度则只有0.4公里。“由此,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近地面相对湿度对能见度有决定性影响。”张恒德说。
相信人们都有一种感觉,在海边,能见度有时会非常低,然而空气中气溶胶颗粒非常低,这都是湿度对能见度的调节作用。“像黄山等景区,‘路在何方’等现象时有发生,能见度非常低,但我们却感觉空气非常新鲜。”张恒德补充说,“当然,在湿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空气中污染物越多,能见度相应也就越低。”
据了解,北京空气重污染预警并没有把能见度作为制定标准的指标,其参考的是空气质量指数,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浓度。(中国环保新闻网 环保君整理)
中国环保新闻网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5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