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荣膺中国诗歌之乡丨李明李掖平牛鲁
本报9月25日讯今天,中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在青岛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的近百名诗人共话中国乡村诗歌发展。
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青岛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著名诗人、《诗探索》作品卷主编林莽,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社主编李掖平,青岛市文联党组书记、《青岛文学》社主编牛鲁平;我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波,副市长陈春雷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牛鲁平主持开幕式。
林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诗歌委员会授予我市“中国诗歌之乡”牌匾。
李明在开幕式上致辞,对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青岛全域统筹发展使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为乡村文明打开了一幅新美画卷,为乡村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近年来,随着春泥诗社的复兴,半岛诗群逐渐崛起,以诗歌为代表的青岛文学业正助力文化青岛蓬勃发展。
著名诗人、中国《诗刊》社编辑部主任蓝野在讲话中说,“乡村诗歌”概念的提出,比“乡土诗歌”更准确、更有时代感。“乡村书写”是一种情怀与方向,是对乡村的再审视与深情守望。
与会诗人代表郑小琼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李掖平主持高峰论坛。围绕“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诗歌发展研究”主题,北野、高建刚等8名诗人就乡村诗歌发展展开论述,交流分享心得,探讨诗歌文化与创新发展。
下午,与会人员到老舍故居等地参观;春泥诗社社员参加青岛大学分社换届会议。
晚上,首届“诗探索·中国春泥诗歌奖”颁奖晚会举行。
据悉,本次中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山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办,青岛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平度市人民政府和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孙晓东)
新闻多一点从“乡土诗歌”到“乡村诗歌”
——中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侧记
本报青岛讯9月25日,中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全国近百名诗人围绕“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诗歌发展研究”主题展开论述。
“‘乡村诗歌’这个提法是很新颖的,是第一次在这样高端的论坛上提出,很有学术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里生活的人也深深地烙上了乡村生活的记忆,‘乡土诗歌’到‘乡村诗歌’概念的变化,能够代表诗歌的进步。”著名诗人、《诗探索》作品卷主编林莽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关于“乡村诗歌”概念,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学》社主编李掖平介绍:“之所以把‘乡土诗歌’改为‘乡村诗歌’,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个原因是从地域的概念来看,它会使‘乡土诗歌’过于平面、过于无所不包的无序化得到有序集中,让人们可以着眼乡土村落的存在或者消失,着眼村落中人生的改变和沿革一些具体的细节,避免大而空。”她说,第二原因是,乡村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以“乡村诗歌”来命名可能更加吻合当前的中国社会现状和诗歌现状。
在下午举行的春泥诗社青岛大学分社换届会议上,青岛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罗清辉当选分社社长。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林莽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诗歌委员会授予我市“中国诗歌之乡”称号,必将极大鼓舞平度这座日益突破发展和诗意的城市。今日,“全国百名诗人看平度”大型采风团还将到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高氏庄园、天柱山、平度市第九中学等地采风。
中国当代草根诗人诗选登散步者:致修辞的拐弯野鸭对一条河的了解,
不仅仅浮于水面,
还经常沉潜,试试深度。
小时候,我也喜欢扎猛子,
练习憋气,沉迷于危险的游戏。
这些年,生活把我教育成一个散步者。
岸边,醡浆草空出一条小径,
我被尽头鼓励着走向尽头,
把未知的弯曲,走成已知的风景。
这个过程带有惊喜——
春风轻拍枝条的关节,
拍到哪儿,哪儿弹出花骨朵。
正如你们所知,花开是有声音的。
除此之外——
晨光,唤醒视力……
爱,调整琴键的呼吸……
每一种修辞都有妙不可言的拐弯……
所有这些,我都深深迷恋。
黄麻岭我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安顿在这个小镇上
它的荔枝林,它的街道,它的流水线一个小小的卡座
它的雨水淋湿的思念头,一趟趟,一次次
我在它的上面安置我的理想,爱情,美梦,青春
我的情人,声音,气味,生命
在异乡,在它的黯淡的街灯下
我奔波,我淋着雨水和汗水,喘着气
——我把生活摆在塑胶产品,螺丝,钉子
在一张小小的工卡上……我的生活全部
啊,我把自己交给它,一个小小的村庄
风吹走我的一切
我剩下的苍老,回家(●郑小琼)
隐身忘记了是哪一年哪一个夏天哪一个傍晚
太阳埋进土里,小狗对着香案作揖
院子里呈现出一种草灰的颜色
我听见有人在小声喊我
可环顾四周也找不到什么
这时,猪窝上的倭瓜花一下子全开了
花很大,一只风流的蛾子深陷其中
不能自拔,翅膀急切而清晰地
拍打着花朵的内壁
院子里的香气骤然浓郁起来
榆木桌,槐木凳,粗瓷的海碗
红漆的筷子自己主动地在院子里摆好
早年当过货郎的祖父眯着眼睛听收音机
小脚的祖母从黑屋里端出一脸盆疙瘩汤
——和往常一样,我们开始晚饭了
我埋着头专注地喝着吸着
等我抬起头,突然发现祖父祖母不见了
但半空中他们的碗还在晃
筷子也在动,也能听见他们
呼噜地喝汤声,我有些急了
满头大汗地哭了,出悲声的一刻
他们又猛地出现,慈祥地望着我
让我瞬间疑惑着害羞起来
——多年后,当祖父祖母真正离世时
我并没感觉有多悲伤
我始终认为他们还会和那个傍晚一样
不过是隐身了,很快我们还会再见(●陈亮)
麦收时节太阳将云朵一掌推开,云朵又悄悄回来
云雀儿一次次拔高到天上去
谁都想多看看这麦熟一晌,遍地金黄的田野
人见人爱的场面
从南边吹来的风带来了催化剂和酵母粉的气息
带来了回家的熟人——
他们已经过世面,鬓发斑白,却还是觉得
娘最亲,麦子最近
值日的星宿们勤勉、不辞艰辛,走到芒种地界
停下来,同是乡里人,在同一片麦地里相认
坐在麦穗上小声地说话,打手势
清晨留下晶亮的露珠和草鞋
槐花过了,榴花开了,杏儿黄了
我从很远的地方回来,走小路绕到自家的麦地
搓几穗麦粒放在嘴里
尝到了久违的香甜(●尤克利)
屠夫提刀灌酒,腹部藏毒
早年间,因行走于
街巷,闹市,杀猪贩肉
贩皮,贩血,贩
骨头,而得名
无论寒暑,也不惧鬼魂,他杀动物
杀得
专注。
现在,他终于老了。
这个早年的屠夫
蹲踞在家,孤零零晒着太阳
风湿病上身
一副老骨架,终于显现出
动物的原型……(●梁文昆)
门环响动,风吹开门门环响动,风吹开门
但那不是一场暴雪。它还在路上。
我们小心呼吸,在十面霾伏中开着灰暗的玩笑。
仍有事物在腐烂。落叶,果子,镜中的一面旧颜。
我抑制不住激动,咖啡溅在袖口上
因为他们说到了鱼。晨曦在鱼竿上
闪着金属的光泽,当鱼钩一次次抛向大海
它们先后被诱惑,在木桶内扭动着腰肢
犹如穿梭在酒吧里不安的女郎。
它们在桶内挣扎,我们在桶外挣扎。
此时有人在窗外大喊我的名字,这个时节桂花
还有姣好的容颜,让她惊讶。
我为一些事情分心,而它不会。它只顾着生长
开素颜的花朵,让香气在花瓣中滚动。
时光加速我的衰老,但我还坐在小院里
等待离人归来。当布鞋落地的声音慢慢传来
仿佛越来越近。
门环响动,风吹开门
他正站在门外,抖落身上的大雪(●小西)
旧时的月亮与泥土草和庄稼为邻
我们在乡间活得自由散漫
一大群孩子和牛羊一起,在山坡上散养
他们都眼神明亮,身体健康
松果酵浆菊花蒸糕葡萄酿酒
鸽子落满房顶
鸡鸭栖在檐下
我们在午后的阳光里,牵着手散步
想起从前荒废的日子,相视一笑
世界无论如何变化
我们依然爱着旧时的月亮(●王小玲)
再也不会有人来了我的步幅很快,时间过得真慢
抬起手腕,已是深夜两点
大片的黑暗和沉寂沿羊肠瞎逛
在巷道的最深处
坐在一根废弃的木料上,关上矿灯
“再也不会有人来了!”
我刚念出这首诗,片刻之后便听见了
响在寂静内心深处的惊雷
森林倒塌的巨响
大海滚开时的轰鸣。片刻之后便看见了
前方浓稠缓慢的黑暗,逐渐地收拢成
一个男性人猿或女性人猿的身形,
正踩着时间的慢,无声地向我走来(●老井)
回去最好是在农历的九月,回去。回到最初的山冈、果园。
找回妹妹春天的竹篮,一个人唱歌的山坡;窗口卑微的油灯,大风掀翻的背影;翻山越岭的方言,乳名。
再想一些事:石碾的故事、草垛的私语、爷爷的偏方、遗落两目山的花灯……
多见一些人:金莲剜地的五奶、探街摸巷的盲哥、给哥换媳妇的葵花、飘零异乡的小木匠……
白天,用粗糙的老手把阴影移走。捧云之泪、溪之水,分开道路,清扫最后的天堂。
夜晚,数着缓慢的心跳,写诗还债。给自己、亲人和未来,沾满月色、灯火、蛙鸣、虫声,渴望、幸福、未了情。
不能动了,就坐在果园的中央,依靠亲人的墓碑,休息片刻,风月无边,夕阳黄昏,把千吨的沧桑,交给八万亩秋风……(●王忠友)
萤火虫儿时追逐过的灯笼
又一次出现
一闪一闪亮晶晶
陪我远行
我老了
在这个没有伙伴的深秋
我找到了当年的小山丘
轻轻叫了一声自己的乳名
感觉很陌生
拍拍手
一盏几十年前的小灯笼
晃晃荡荡回到了我的泪水中(●刘成爱)
为母亲守灵给长明灯添了灯油后,父亲哭了
哭着哭着,哭成了一个孩子
抱住我哭。哭着哭着,哭成了一对兄妹
哭着哭着,哭成了两个孤儿(●臧海英)
▼目前+平度人已北京那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比较好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3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