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真的能“成为更好的自
是什么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很多人直觉上都倾向于将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特质,即那些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都相对稳定一致的,特有的思维、感知和行为模式。
人格特质决定行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界对这种归因倾向一直有着激烈的争论,一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决定行为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人格特质,而是情境。一些心理学家甚至提出,人格特质是人们根据想象虚构出来的概念,客观上并不存在。
然而,近二十年来,数量庞大
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不但客观存在,而且人们对一个人人格的描述是能够准确预判那个人的实际行为的。
图片来源::JonathanCroft/IkonImages/GettyImages
要想看出人格特质对行为的影响,最简单的办法是在各种不同情境下反复观察一个人。在某一个特定情境中,人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人格和情境,还包括那个人当下的想法、感觉和目的等其他因素;但如果在很多不同情境下观察一个人,人格对行为的影响就很难被忽视。例如,有些人虽然偶尔会迟到,但你知道他们大部分时候是准时的,而另一些人的迟到却是习惯性的。
如何描述人格特质我们也已经清楚哪些人格特质在普遍情况下能最有效地解释行为。全世界的语言中,描述人格的词语成千上万,但其中绝大部分可以用五个基本的维度来概括,每个维度有两极,这就是“大五人格”:
外向性(开朗的、果断的、精力充沛的/安静的、有保留的);
和悦性(有同情心的、有礼貌的、容易相信他人的/冷淡的、好争吵的);
公正性(有组织的、勤勉的、负责的/无组织的、不专心的);
情绪性(易焦虑的、忧伤的、喜怒无常的/冷静的、情绪修复力强的);
开放性(求知欲强的、有艺术才能的、有想象力的/对艺术、美和抽象概念不感兴趣的)。
五大性格特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xw/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