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变形计36名城乡小学生互换家庭

“亲爱的叔叔阿姨,你们好!还记得我吗?一眨眼的时间,回校学习已经10多天了,但我非常想念你们和佳瑜。今天,我拿起笔书写对你们的思念,更是表达对你们的谢意!”6月10日,城南小学四年级徐佳瑜的妈妈,收到了一封信。写信人是之前住在她家的“小客人”——来自塘源口的顾洪溶。

  

5月26日起,城南小学本部的18名学生和塘源口分校的18名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互换交流活动,孩子们分别到对方的学校去体验不一样的学习和生活。如今,活动已经结束10多天了,可活动带来冲击,却依然在36名孩子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城里的孩子:处处都觉得新奇

  

“星期一就要交换了,好紧张啊!我的新伙伴将是个怎样的男孩呢?眉清目秀的?脾气火爆的?——我可猜不出来。我的新学校是怎样的?有塑胶跑道吗?宿舍环境好吗?想爸爸妈妈了怎么办?期待星期一见分晓。”这是城南小学四年级的封亚宁,在5月23日的日记中的一段话,出发前的兴奋、激动和紧张、期待的心情表露无遗。

  

5月26日上午,载着18名城南小学学生的大巴车停在了塘源口分校门口。“未来的一个星期都要在这里度过,希望有一份独特的体验。”下车前,四年级的郑荣璘暗暗地对自己说。

  

朱菽芬是塘源口分校三(1)班的班主任,她的班里分到了3名男生、1名女生。“他们融入很快,上课发言很积极,互动性很强,有的非常活泼,还会跟老师开开玩笑、主动交流。”朱老师说,在5月29日举办的“六一”文艺汇演上,4名来自城里的孩子表演了小提琴、萨克斯、拉丁舞等节目,让同学们直呼新奇;而山区孩子表演的洪公拳拜师仪式,也让他们大开眼界。

  

“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挂在枝头的猕猴桃,以前只在市场上见过呢。”郑荣璘说,他在塘源口的最大发现是:早上吃的居然是米饭,“平时在家里吃的都是各种各样的早点,第一次在食堂看到早餐有米饭,还有点不习惯呢,哈哈。”

  

山区的孩子:爱上了这里的新家

  

“一走进校门口,就看到庄严的孔子雕像、宽阔漂亮的操场、高大洁净的教学楼,转过一个弯,楼道图书馆立即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这里真是太美了!如果能一直在这里学习就好了。”交换到城南小学的余思思,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了她对新学校的感受。而更让她兴奋的是跟她结了对子的新家——“叔叔阿姨对我非常好,不但给我买好吃的,还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我真怕自己在这里乐不思蜀。”

  

城南小学5月28日下午举办的“跳蚤市场”活动,是最让交换生们感到新奇的。“原来的学校从没举办过这样的活动,觉得很新鲜、很好玩。”来自塘源口乡洪福村的董小伟说,虽然自己没带可以卖的东西,但仍然很热心地在“跳蚤市场”上帮同学卖书,每促成一笔交易都感觉非常开心。在活动现场,新家里的阿姨一直远远地看着小伟,看到他很好地融入到了同学中,阿姨心里暖暖的。

  

封春生是封亚宁的爸爸,自己的儿子去了塘源口,但家里也迎来了一名新成员——来自塘源口小学的朱佳颖,他乐呵呵地告诉邻居:这是我的“新儿子”。每天下午放学,封春生会早早地等在学校门口,“比平时接我家亚宁还早呢!”封春生说,“人家孩子大老远地来到咱这新家,肯定会有点陌生感、孤独感、拘束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消除他的不适,让他在这里过上快乐的一周。”

  

一周的时间,36名孩子都有收获

  

5月30日上午8时,是18名来自塘源口的孩子返校的时间。在大巴车前,一大群家长正依依送别跟自己生活了一周的“新儿子”、“新女儿”,一袋袋零食、一箱箱牛奶,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礼物,都送上了车,甚至顾不上考虑等孩子们下车的时候,是不是有力气把这些东西搬回宿舍。

  

“再见,我会想你的。有空就来江山找我玩。”随着大巴的缓缓启动,一大群新同学在车后挥着手,而车里的孩子们也拼命地向后张望,不断跟老师同学们说着:“再见,再见……”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许多朋友,同样也感受到了城市的生活,懂得了城市的生活习惯与自己家乡的不同之处。”三年级的邱星雨对笔者说。

  

而此时,在塘源口分校的一间活动室里,已经收拾好回家行囊的18名学生,正围坐在一起,畅聊自己这一个星期来的收获和体会。

  

“来到这里,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以前晚上总是玩到很晚,早上要等外婆叫好几次才肯起床。现在我睡到早上6点多就会自然醒,如果按照这个时间作息,我每天就能有一个小时的晨练时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四(2)班的王婧说。她表示,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房间来一次大扫除,“以后还要给自己定些规矩,把在这里养成的好习惯保持下去。”

有意义的改变,不妨多一些

互换交流活动结束了,36名孩子似乎又回到了自己原本的轨道上。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一个星期的经历让他们受益匪浅。

  

“举办类似的活动,其实仅仅是一种手段,也许并不是最好的方式,但一定会给很多人带来反思,不管这种反思是好的或是坏的,只要有改变便是好的。”城南小学校长段齐敏表示,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正值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塑形时期。而塑形,主要是从孩子的生活阅历来改变。“比如说,城里孩子去农村后,会变得更朴实、更接地气;农村孩子去城里后,视野会更开放,处事更加大方。”

  

在笔者看来,在肯定各种益处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城市孩子前往农村,会带着一种天然的自我优越感;而农村孩子前往城市,也许会产生自卑感,在见到外面城市的繁华后,很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基于此,笔者建议,不管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在活动结束后应正确认识自己,双方的老师也应该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只有这样,才能将互换交流体验活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这次互换交流,很多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体验,有了自己的收获,并获得了不同层面上的改变。那些有意义的改变,会让孩子们的人生变得不同。(吉洪)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内容↓↓↓

江山新闻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新疆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jy/19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