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之后必出奇才

白癜风咨询网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index.shtml

刘基,字伯温,是朱元璋手下的重要谋士,他博学多才,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最终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

而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他能掐会算,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甚至杜撰出刘伯温所作的《烧饼歌》,预言了明朝开国以后六百多年的历史。

不仅如此,刘伯温对自己家族的命运也有精准的预测,据说他临终前,对两个儿子说:“刘家九代之后必出奇才。”

那么这个传说是如何产生,背后又有什么深意呢?

刘伯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明史·刘基传》是从刘伯温的曾祖父刘濠讲起的,刘濠在南宋做过翰林院的书记员,南宋灭亡后,青田县老家有一位叫林融的义士举起抗元的旗帜,然而在元朝的强大军事力量面前,很快就失败了。

朝廷派使者到青田清查“叛党”,顺藤摸瓜牵连了很多人,刘濠为救助乡亲,就把使者灌醉,然后制造了一场火灾,烧毁了花名册。

使者醒来,发现大事不好,害怕上司追究,只好伪造了一份假名单,这样原来花名册的人就幸免于难了。

当地人都非常感念刘濠的恩情,所以刘伯温在上私塾的时候,老师就对他的父亲刘爚说:“你家祖上积德,这个孩子必定能出人头地。”

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观念,希望好人有好报,果然,刘伯温长大后,博览群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并一举考中进士,授官高安县丞,他为官一任,正直而廉洁,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

刘伯温

后来他又做了江浙儒学副提举,相当于教育厅长,因为得罪了同僚,愤而辞官,在青田隐居,以诗文作伴。

当时有一位名士赵天泽,品评江南人物,认为刘伯温排第一,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这也是人们附会刘伯温是诸葛亮转世,并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由来。

数年以后,元朝的天下已是千疮百孔,群雄并起,俗话说“国难思良将”,朝廷又想起刘伯温这个人才,让他出任江浙元帅府的幕僚,协助镇压浙东的方国珍部。

刘伯温建议加固城池,步步为营,不断压缩方国珍的势力范围,眼看就要取得最后的胜利,江浙行省内部却产生了不同意见,有人主张招抚方国珍,刘伯温极力反对,说方国珍是首犯,绝对不能放过,不然以后将永无宁日。

方国珍试图贿赂刘伯温不成,又派人到大都贿赂权贵,走上层路线,获得朝廷的招安,刘伯温反而被斥责擅作威福,关押在绍兴看管。

方国珍

没多久,浙江的山贼又起,刘伯温又像抹布一样被“请”出来,驻守处州清剿叛匪,结果在战后请功时,又被方国珍从中作梗,不但无功,还被削夺兵权。

刘伯温彻底对腐败无能的朝廷失望了,再次回青田隐居,著述《郁离子》以表明心志,当地百姓对他念念不忘,纷纷赶来依附,他把这些人组织成民团,远近无人敢犯。

这样一位祖上活人无数,为官正直又爱民如子的好干部,群众当然毫不吝惜地将所有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以至于扭曲了现实。

搞懂了这个逻辑,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刘伯温在民间传说中的结局,要比正史上的结局好得多,也能够明白为什么人们希望他子孙昌隆,世世不绝。

《郁离子》处境尴尬的功臣

刘伯温虽然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但他在功臣中的处境一直比较尴尬,年的电视剧《朱元璋》中对此进行了合理的演绎。

首先,刘伯温是完全站在士大夫的立场上的,一向视农民起义军为“贼寇”,而朱元璋恰恰脱胎于红巾军,因此刘伯温一开始是拒绝的,经不住一再相请,才投入朱元璋营中。

一见朱元璋,刘伯温就献上《时务十八策》,其中对农民起义军的短处大加批判,此举虽然促成朱元璋向统治阶级转变,但从感情上来说,他的话无形中在朱元璋心里扎了一根刺。

刘伯温也不是单纯的文臣,而是自带一股豪杰之气,当时朱元璋奉小明王韩林儿为正统,每逢元旦,都要虚设龙椅朝拜,刘伯温坚持不拜,放言道:“不过是个放牛娃,尊奉他干什么!”

刘伯温

这话道理是没错,但在封建社会,就有些以下犯上了,朱元璋不动声色,向刘伯温询问平江天下的策略。

刘伯温胸有成竹地分析:东边的张士诚不过是个画地自守的庸才,而西边的陈友谅野心勃勃,又在上游,时刻对我们虎视眈眈,应该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出师北伐,天下可定。

此后朱元璋的战略部署,基本上都是按刘伯温的计策进行的。

可是当陈友谅真的要来的时候,还是引起了一阵恐慌,有人主张跪了算了,有人主张到钟山去躲躲,刘伯温却一言不发。

刘伯温

朱元璋看刘伯温不对劲,就把他叫进内堂商议,他慷慨激昂地说:“刚才要降要逃的,都应该砍了!”

朱元璋便问他有什么对策,他分析道:“陈友谅骄横,我们只要诱敌深入,用伏兵邀击之,取胜不难。况且天道是后起者胜,欲成王业,在此一举。”

一番话使朱元璋下定了决心,在龙湾设伏击退了陈友谅的第一次进攻,这自然是大功一件,可是复盘来看,刘伯温一个谋士,竟然替主公拿主意,还要斩将,隐隐露出了王霸之气,朱元璋恐怕要在心里嘀咕一句:“霸气外露,找死。”

在之后的鄱阳湖大战中,刘伯温又表现出了通天彻地之能,当时朱元璋在一艘船上督战,刘伯温突然起身,请朱元璋赶紧换船,朱元璋刚离开,对面就打过来一记飞石,把刚才那艘船砸得粉碎。

刘伯温

双方大战三日,未能决出胜负,刘伯温建议控制鄱阳湖口,然后掐指一算,在金木相犯的日子发起决战,最终一举歼灭陈友谅的主力。

抛开迷信的因素不谈,这说明刘伯温有很强的战场控制能力,绝非一般的谋士可比,而是类似诸葛亮的人物,但在多疑的朱元璋眼里,谁知道他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呢?

而且朱元璋的阵营中,绝大多数都是淮西人,而刘伯温是浙东人,而且是唯一能和淮西势力过过招的角色,自然要受排挤。

所以,明朝开国后大封功臣时,很多功劳比不上刘伯温的人,都封公封侯,刘伯温只封了个最低等级的伯爵,实在是与他的地位不相称。

朱元璋命运坎坷九世复兴

朱元璋与刘伯温君臣之间曾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生动诠释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

话说李善长告老以后,需要确定下一任丞相的人选,朱元璋找来刘伯温问话:“你觉得杨宪怎么样?”

杨宪是刘伯温的朋友,但刘伯温并不偏袒:“杨宪虽有宰相的才能,却没有宰相的器度。做宰相的,需要一碗水端平,不能掺杂个人立场,杨宪是万万不行的。”

朱元璋问:“那汪广洋怎么样?”刘伯温答:“他还不如杨宪呢。”

朱元璋又问:“那胡惟庸怎么样?”刘伯温又答:“如果把治国比作驾车的话,他能把车给弄翻了!”

胡惟庸

朱元璋突然话头一转:“看来,宰相的人选,非先生莫属了。”

刘伯温忙说:“我嫉恶如仇,又干不了繁琐的工作,真让我做宰相,只会辜负圣恩。况且天下的人才多的是,陛下留心查访便可,只是眼前这几个人肯定不行。”

要想正确理解这段对话的含义,不能从传主刘伯温的角度去看,而要从朱元璋的角度去思考。

朱元璋废除宰相,是中国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不可能只凭一道圣旨就能实现,需要做好铺垫,需要证明宰相存在的不合理性,才能名正言顺地达到既定目的。

朱元璋提出的三个人选,为什么偏偏是最不适合做宰相的人呢?你刘伯温不是看人很准吗,好,正是因为他们不适合做宰相,我就偏让他们来做,出了事,恰恰证明宰相的存在有百害而无一利。

也许在朱元璋说出让刘伯温做宰相的那一刻,刘伯温突然明白了其中的用意:你让我做宰相,不是让我去送死吗?不干不干。

君臣

朱元璋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很快就正式批准刘伯温告老还乡,刘伯温回到青田,每日只是喝酒下棋,从来不提自己的功劳,希望能够颐养天年。

但他还是一不小心得罪了胡惟庸,原来浙东有一片三不管地界叫谈洋,刘伯温注意到这里盗贼出没,上奏朝廷设立巡检司来镇守,不久闹出了民变,当地官员害怕追究责任,没有上报。

刘伯温关心国事,让儿子刘琏绕过中书省上书,朱元璋勃然大怒,胡惟庸感觉被打脸,就诬告刘伯温看出谈洋有王气,想把墓地选在这里,百姓不愿让地,刘伯温就让巡检司来驱逐他们。

贼咬一口,入骨三分,要知道刘伯温在浙东一带很有名望,当年还拉起一支民兵武装,胡惟庸这么一说,能不让朱元璋起疑心吗?

朱元璋半信半疑,下旨剥夺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心中不安,赶紧入京请罪,可朱元璋既不见他,也不让他回家,时间一长就抑郁成疾了。

朱元璋

这时胡惟庸突然出现了,还带着太医来探望刘伯温,太医诊断以后开了几剂药,刘伯温也没多想就服了下去,感觉腹部隐隐作痛,像是有一块石头压着。

朱元璋对此没有任何回应,反而让他回家养病,刘伯温也明白过来,回家后不吃药不看病,一个月就去世了。

这当然是胡惟庸在药里做了手脚,故意害死刘伯温,但他带来的是太医,背后必然有朱元璋的默许和推动,因为朱元璋已经准备对胡惟庸下手了,那么刘伯温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死了更放心。

刘伯温终究没有逃过朱元璋的屠刀,相比其他被杀的功臣或多或少都有劣迹,刘伯温一直洁身自好,就连朱元璋也抓不到把柄,才用这种见不得人的手段来除掉他。

人们同情他的遭遇,杜撰出火烧松明楼的故事,在另一个平行时空让他得以善终。

胡惟庸

据《明史》记载,刘伯温临终前,拿出了一本天文书,对儿子说:“快把这本书交给皇帝,刘家后人千万别再学这门学问了。”

因为古人相信天人感应,通过天象的变化能够预言人间的祸福,从而产生政治影响力,这是朱元璋这样的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不让子孙学习,是为了他们少惹麻烦。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嘱咐儿子不要做官,否则会引来杀身之祸,不过也不必为家族前途担心,因为九代以后,刘家会出现一位奇才,能够重续昔日的荣光。

然而史实是,刘伯温死后,长子刘琏被胡惟庸迫害至死,次子刘璟在靖难之役中站错队而自杀,他的孙子刘廌为避祸不愿做官,只承袭了一代爵位就停止了。

一百多年后,刘伯温的九世孙刘瑜继承了家学渊源,文武双全,经给事中吴士伟推荐,出任处州卫指挥使,由于明朝的规矩是勋贵和武将才能封爵,刘瑜“改文从武”,为恢复封爵提供了前提条件。

史书

嘉靖十年,有个叫孙瑜的刑部郎中向朝廷上书,请求续封刘伯温的九世孙刘瑜为诚意伯,嘉靖帝以藩王继承大统,需要装点门面,况且倭患已起,正是用人之际,就准其所请。

此后诚意伯的爵位一直承袭到南明时期,最后一代诚意伯刘孔昭提督长江水师,扬帆出海不知所终。

这也是刘伯温的品德庇荫后人的结果,假如当年他没有韬光养晦,恐怕早就被朱元璋杀绝了,又或者他名声不好,百年之后也不会有人记起他的子孙。

所以,与其在乎故事的真伪,倒不如想想故事是如何产生的,自古以来,在官方史书的评价体系之外,一直有一个民间的评价体系,它对好人予以尊敬,对弱者抱以同情,把历史的真相编织成美丽的传说。

九世必兴的传说,当然也是神化刘伯温的手法之一,传达出一种朴素的价值观,真的假的就不那么重要了。

参考资料

《明史·太祖本纪》《明史·刘基传》《大明设计师刘伯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jy/141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