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座壮丽的文化江山
年12月6日上午,“百位大同文化人物肖像——刘晋川摄影作品展”暨《大同文化人影录》首发式在大同市雕塑博物馆拉开序幕。这是大同历史上前所未有、将后也恐怕难再的文化盛会。此次盛会汇集了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的大同文化人。这些文化人绝不是平平淡淡的文化人,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卓有成就,他们是响当当的大同文化符号性人物。他们是冲着“百位大同文化人物肖像——刘晋川摄影作品展”暨《大同文化人影录》首发式来的,他们就是展览的主角。老报人贾春太、张文炳来了,贾老是位文化人物中年龄最大的,他是生人,迄今已是85岁高龄,但贾老依然精神矍铄,依然奋斗在他钟爱的新闻战线,认真审读每一天出版的《大同日报》、《大同晚报》。张文炳同样是一位令人尊重的老新闻,在他手里,大同日报由小报改大报,并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实现了铅印向胶印的腾飞。老作家曹杰、马骏来了,两位老文联主席,创作成绩斐然,都是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特别是曹杰先生,退而不休,笔耕不辍,创作激情依然火一样炽热,写出了《北魏冯太后》、《帝都平城史话》、《鲜卑传奇》等几部大作。 版画家武国发、王宗训来了,版画现在式微了,而在当年,那是很了不起的艺术。王宗训的版画《信念》堪称美术版的《班主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高度。现在他不再雕刻,他把全部精力和时间用来侍候病妻,他在用爱心创作另一部生命之作。 学者、书法家殷宪、郜孝来了,他们是大同书法界标杆性人物,殷宪先生长期致力于北魏历史和平城魏碑研究,独树一帜,卓然成家,特别是他用不懈努力,使平城魏碑得到应有地位,功不可没。 地方志专家要子瑾、姚斌、张剑扬来了,他们堪称是大同方志的三驾马车,带领一群方志人,推出了厚重的《大同市志》、《大同老照片》等文化典籍。76岁的姚斌先生带着一贯的微笑与和蔼,习惯性地掏出卡片,一枝一瓣儿地娓娓道来,许多历史源流便释然清晰。 雕塑专家李志正、民俗专家赵佃玺来了,一个研究的是阳春白雪,一个研究的是下里巴人,李老雕塑作品形神皆备,卓尔不凡,赵老搞的古城民俗馆藏品丰富,蔚为大观。 老演员张桂荣来了,她曾是大同市北路梆子剧团当家花旦,座谈会上,她的一段《喜荣归》唱得声腔俱佳,催人泪下,透过岁月的印痕,从她的表演中依然可见当年风采。 我还想说说李金,他是大同方言快板儿的重要传承人,也是大同方言研究专家,退休后,他不顾身患重病,几年间累计做了八九次大手术,依然不管不顾地进行研究、创作。历时8年,前后4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大同方言博览》,成为目前收词最多、内容最广、分类最细的大同方言研究专着。 李江汉也是一位令人感动的艺术家。今年68岁的他退休前是大同大学艺术系主任,大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他曾带着一届届师生走长城、画长城、写长城,前后达14次朝圣般地苦行于长城边上,令生命升华,艺术升华。 还有柴京云、柴京海,此次影展、座谈活动之际,他们还在外地下基层演出,把大同数来宝的火种带到全国各地。他们用30多年的心血创立了大同数来宝,表演的每个段子都为百姓抒怀,为百姓代言,作品获得过“山河杯”曲艺大赛金奖、“群星奖”,并两次获得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每次下基层演出两人从不缺席,他们也成了老百姓心中的明星。 感人的故事一桩桩、一件件,这里不再一一叙说。 拍摄这些文化人物、串起颗颗珠玉的摄影家刘晋川同样令人感动,他是个神经外科医生,业余喜欢摄影,他曾用3年时间拍摄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雁北耍孩儿”,并先后在大同和太原举办了“雁北耍孩儿”个人摄影展。 在做完耍孩儿专题后,刘晋川又萌发拍摄大同文化人的想法,年初开始着手准备,圈定影录人物,利用节假日进行拍摄,随之,一个个鲜活的大同文化人陆续进入他的镜头。 这是当代大同文化史上成绩斐然、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当中有鲁迅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获得者,有戏曲梅花奖和曲艺牡丹奖获得者,有青歌赛一等奖获得者,有书法兰亭奖获得者,有蜚声乐坛的词曲作者,有作品入列国家博物馆的艺术家,有潜心研究大同历史、着作等身的资深学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是大同文化人的骄傲。 他们是一座座文化高峰,连起来,就是锦绣壮丽的文化江山。 他们是一颗颗文化星座,缀起来,便是光彩夺目的文化星空。 不敢想象,没有他们,或者没有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大同文化一定减色不少,大同文化星空定然暗淡许多。 为了拍摄他们,刘晋川踏遍千山万水,走访千家万户,吃遍千辛万苦,“一路走来,非常艰辛,被误解过,被拒绝过,但始终有一股温暖的力量鼓励我克服种种困难,执着前行。”刘晋川曾这样感慨道。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打磨,终于修成正果,摄影集出版了,影展也成功举办了。他的梦圆了。 大同文化人对大同文化的操守与坚持,让刘晋川一次次感动,同时他又又以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把一种温暖和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悦说,这是一个摄影人对大同文化人文精神的延续,一种文化人格的再现,无论对古都文化传承还是文化人个体的生动记录,都是一种推动与奉献。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好哪的白癜风医院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zw/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