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作为僧人他是朱棣夺取江山的第一功臣

四大皆空的和尚,运筹帷幄的军师,这样一位披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不得不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那么这背后又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呢?

(图)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

1引子

刘邦与张良、刘备与诸葛亮、石勒与张宾、拓跋焘与崔浩、苻坚与王猛、赵匡胤与赵普、忽必烈与刘秉忠、朱元璋与刘伯温,朱棣与姚广孝,以上这一个个或广为人知,或有些陌生的名字,他们都是所处时代最耀眼的全明星组合,他们或者延续了一个朝代的国祚、或者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或者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而这每一对组合后面都是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都是一番金戈铁马的岁月、都是一曲慷慨激昂的赞歌!

在以上这些组合中,有一对有些特别,朱棣与姚广孝,朱棣,大家都比较熟悉,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他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天下,这位永乐大帝在位期间五征漠北、收复安南、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郑和七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着实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帝王伟业。

至于姚广孝,比起他的前辈,那位半人半仙、鬼神莫测的刘伯温来说,名气却是小了很多,论籍贯,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县)人,姚广孝是江苏长洲人(今江苏苏州),从地缘政治上来说,都属于文人辈出的江南地区,论年龄,刘伯温于年出生,而姚广孝则于年出生,两个人差了整整一个辈分,论成就,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被后世尊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而姚广孝呢,则辅佐朱棣从一个为国戍边的藩王成为气吞山河的永乐大帝。论结局,身处于在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刘伯温活的小心翼翼,最终也是死得不明不白,而姚广孝,则气定神闲的活了八十四岁,与永乐大帝相交也是有始有终。

关于刘伯温的事迹,我们已经知道的太多太多,而关于姚广孝的故事,我们却又知道得太少太少。

四大皆空的和尚,运筹帷幄的军师,这样一位披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不得不说,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那么这背后又有哪些传奇的故事呢?这首先要从姚广孝的出身说起。

2不一般的僧人

(图)刘伯温,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元统三年(公元年,当时在位的是元顺帝),姚广孝出生于长洲相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一个乡间郎中的家庭里。

姚广孝幼名天禧,字斯道,出家后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为了便于行文,下文统一称为姚广孝)。他的祖籍是河南汴梁(今开封),后来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时的难民逃到江南,落脚在长洲相城(今属苏州)。

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乡间郎中,生活虽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姚广孝十四岁时,当父亲给他讲授医药知识时,他却鼓起勇气对父亲说道:“我不想学医,我愿意读书,将来挣得一官半职,好干一番荣宗耀祖的大事。”

如果他的父亲是达官显贵,听到儿子有这样的远大志向,一定会大大鼓励一番,不过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姚父,听到儿子小小年纪,口气却不小,只能认为这个儿子不知道天高地厚,在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没权没势的汉人想当官无疑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姚父觉得既然儿子对学医不感兴趣,还是给他找个靠谱点的职业便于以后谋生。

由于是虔诚的佛教徒,并且平日里见到那些寺庙的大师受人尊敬、风光无限,因此姚父决定将儿子送去出家,不过一时还拿不定注意,姚父去征询了自己的大哥、姚广孝伯父的意见,姚广孝的伯父姚震之却有一番很有见地的看法,说道:“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游走在官场和僧侣之间的经历也铸就了姚广孝传奇的一生。

姚父见自己这位一向做事稳重的大哥这么说后,于是狠了狠心,将姚广孝送到了附近的妙智庵剃度出家,取法名道衍。

(图)袁珙,著名相士,后曾在明廷为官

少年姚广孝出家后不仅勤奋学习佛法,而且读书工诗,后来更是拜道士席应真为师,这位席道长和一般喜欢炼丹修道的道士不同,他是个知晓阴阳、懂得兵法的隐士,自从收了这个弟子之后,眼见姚广孝聪慧过人,因此也是倾囊相授。

此时天下正是军阀混战、烽火连天的岁月,而少年姚广孝却在师父的教导下,对这个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学到了权谋之道和兵家战阵的本事,这些也成为他踏上自己事业巅峰的最强大的依仗和最宝贵的财富。

学有所成的姚广孝曾经外出游学时路过嵩山寺,有名叫袁珙的相人对他说:“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

姚广孝听了袁珙这番话之后,非常高兴,刘秉忠何许人也,本文开头曾经提到过,他是辅佐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元朝的重要谋臣。如果自己真的能像刘秉忠那般得遇明主、成就大业,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他也因此和袁珙成为了好朋友。

从那以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做一番事业的决心,他云游四方,广交名士,同时不忘精研佛、道、儒诸家之学。了解他的友人说他:“有当世才,虽自匿,欲有所用之。”

吴中富庶,也是人才荟萃之地。姚广孝好友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号称四杰,比之于唐代诗人王、杨、卢、骆。其中徐贲家居望斋门外,故号北郭生。比邻而居的高启、王行、宋克等十人,号称“北郭十友”,均与姚广孝结为诗文好友。

但当他们纷纷劝说这位举止不俗的姚广孝弃佛归儒时,被他坚定的拒绝了。此时的他思想已经逐渐成熟,这在至正二十五年(),他写的一篇带有浓郁政治色彩的《斥牟文》中得到充分印证:“至正乙巳夏六月,余行垅上视苗之长否,有老农泣于旁。余问其故,曰:夫虫牟食苗之根,苗概死矣。..”以田间虫牟指斥人间恶相,身为化外之人却时刻







































治白癜风合肥哪家医院好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zw/23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