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十天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几十天
上一篇文章: 江山散文独自,姿态依然 下一篇文章: 樣式雷家族撑起中國古代建築史的半壁
节目:『国学草堂』
文稿:平哥上周看到一条新闻,心里觉得应该是个大事,可似乎少有人关心,很快就淹没在信息的洪流里了:成龙拿到了奥斯卡的终身成就奖。这个从武行走出来的大鼻子,从香港到大陆,从中国到世界,从邓丽君到房祖名,终于修成正果。我们这一代人十几岁的时候,成龙大哥可是一个“霸屏”的存在。按现在的说法,那可是个“超级IP”。可他究竟是老了。近十年不再有过一部“现象级”的作品,倒是代言的广告和不争气的儿子频频出镜。大哥自己,过气了。即便是当年红遍全国的《红番区》,周末在家再看一遍,也觉索然无味。想想当年看成龙的人,如今已经到了在朋友圈发心灵鸡汤的年纪吧。上蹿下跳、一不当心就会骨折的戏,红也只是一阵子,红不了一辈子。时代变了。以前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现在能领风骚十几天已经很不容易。铁打的营盘才有流水的兵,现在不止兵是流水的,连营盘大概也是冰雕沙筑的了。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其实换个角度,岁月才是对每部作品、每件事情、乃至对每个人,最大的公平。时间能检验的不止是真理,也能检验成色。早些年觉得,是时代变化太快,用三十多年走了人家三百多年的路,才让身边的一切“速成”又“速朽”。后来渐渐明白,时间是一个恒定的常量,速成和速朽,并非时间造成,而是你自身的“成色”。有些东西注定不长久,有些则永远不过时。每谈及此,我总爱拿那位很会赚钱的郭敬明举例。《小时代》火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陶醉其中媒体跟着起哄,一度甚嚣尘上。我不愿从审美的趣味去做评价,只是问那些追捧的少年:你觉得十年以后,还有多少人会提起《小时代》?他们先是一愣,然后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就算别人不提起,我还是会喜欢。
你喜不喜欢,有多重要呢?三年前,广场上的大妈跳的是《江南Style》,后来换成了《两只蝴蝶》,如今还能听到一些《小苹果》,再过三年,谁还记得鸟叔、庞龙和小苹果?这都算长命的了,芙蓉姐姐和凤姐,只怕已然无人问津了吧?还有papi酱,似乎更速朽:三年积累,三月爆发,半年一过,敢不敢再来一次广告投标?风吹幡动,是风动?是幡动?仁者心动。稍稍一动,便妖风四起,博眼球、圈用户、拿投资。韩寒少年成名的时候,他父亲接受媒体采访说过一句话:少年成名是家蒙不幸。年纪轻轻就攀上巅峰,这是媒体的好素材,却是自己的大悲哀。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可也有些东西,不温不火传承百年。我跟孩子们说,什么算一本好书?往前往后,至少能看一百年,这本书就算是值得一读了。不是因为寿命长才有价值,是因为它有价值,才能寿命长。正在重读《三国演义》、《儒林外史》,一来拜服文字与结构,更深的感慨是,其中描摹的世态、刻划的人性,莫说百年如是,千年亦是如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耳聪目明路子宽,这叫“聪明”。要聪明,你得功利、得“唯快不破”,得紧跟潮流。郭敬明、小苹果、成龙、鸟叔和凤姐,都很聪明。可是成就他们聪明的这个时代,也是一个最薄情健忘的时代。所以聪明只是聪明,沉淀不下来,就离“智慧”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十年寒窗,是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不是失意者的矫情,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慢一点,就不会失控,就可以冷静地面对、扎实地成长。小时候听大人讲,名声是别人吹出来的,本事才是长在自己身上的。那时年幼,觉得空有一身本事,换不来名利双收要也无用。现在许是年岁渐长,关掉了手机里各大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图清静还在其次,只想踏实做点事,也是对自己负责。《儒林外史》有一篇楔子,清人吴敬梓写元人王冕故事。读书人凭一笔字画吃饭,不贪名不图利,隐姓埋名风度洒然。相比其后五十六回里的蝇营狗苟,简直云泥之别。不是王冕清高作态,实在是儒林众生太不堪。孩子们读书,算到本科也有十六年。科举年代的“十年寒窗”都是说少了的。十六载寒窗,即便不是囊萤映雪凿壁偷光,也不会是个轻松惬意的事。天下之大,诱惑之多,惟愿家长坐得住冷板凳,孩子读得进圣贤书。最后,祝福成龙大哥功成名就,也祝愿孩子们,认真读好书,踏实长本事。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花多少钱白癜风怎么能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zw/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