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写诗65首江山古稀老人告诉你,生活

江山新闻网?   双塔街道坳里村72岁的村民祝增余,退休已经16年,近两年开始作诗,去年一年就写了65首。退休前,他是乡广播电视站的一名线务员,没有时间拿起纸和笔。他乐呵呵地说,这两年写诗后,心情更加舒畅,生活更加充实了。   

  近日,笔者见到了老人,老人拿出一本装订成册的诗稿。“去年一年写了65首诗,上半年,装订了10本后,已经全部送人;下半年内容又有补充、修改,重新装订了5本,目前只留了一本。”

  江山中学毕业后,祝增余先在家务农,后又去参军,回来后到乡广播站当线务员,后任站长,退休后一直在家务农。说起写诗,还得从前年老人参加的同学会说起。年10月,他参加了高中毕业50周年同学会。回到家后,他便写了一首《同学会有感》,这是他的第一首诗(开头小编给大家看的那首诗)。空余时,他把诗拿给一位朋友看,让他参考下,给点意见。“他看了以后,只字未改,还建议我给报社投稿。”受到启发后,祝增余将他的第一篇诗作投给了《衢州晚报》。去年4月15日,他的这首诗在《衢州晚报》刊登。

  投稿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没想到真的发表了,祝增余喜出望外。之后,他便一发不可收,写诗的热情大增。去年5月,家里的油菜大获丰收,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在地里收割油菜的他触景生情,写了一篇《喜悦农夫》。

喜悦农夫

麦浪滚滚不倒塌,

油菜弯腰如天压;

田野男女笑开颜,

又迎今儿丰收年;

这边镰刀嚓嚓响,

那边机器一扫光;

热火朝天如战场,

繁忙景象多壮观;

党的富民好政策,

催人奋进万物生。

  去年10月28日,他的这篇诗作见报。这期间,他一直不停地创作和投稿。为了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升,他又邀请老同学邵作彦来家作客,向他请教,或者把诗稿寄给他,让他帮忙修改修改。邵作彦曾任浙江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衢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我的手机里有好几个他的手机号码,他自己没用手机,发稿都请别人代劳。有的是请回家探亲的女儿发的,有的是请超市的熟人发的,还有的是请村里的邻居发的。”邵作彦的手机里除存了祝增余的固定电话,还存了几个其他号码,每次修改后他会用电子版发给报社。

  以前的同事童樟美,看到祝增余的诗作后,惊讶地表示:“这么好的文采,怎么当初会拿‘老虎钳’呢。”祝增余只是笑笑,“以前工作时,每天都是爬杆、接线,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和文字打交道!”

  如今,祝增余正在诗歌创作的路上越走越开心,他觉得,自己并不打算成为有多高成就的诗人,一切都只为了老有所乐。

  

记者:何小丽

通讯员:刘敏

编辑:周 耕

江山新闻网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汇聚信息悦享生活

因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我们一路与你同行

在江山值得你







































北京治疗白癜风权威医院
治白癜风的中药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zw/18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