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体验跟着美女体验师去江山看一座会
小发布大微力点点我
或许是小镇姑娘天生属于“小时光”,即便是生活在人流如织的大杭州。我喜欢猫在精致安静的咖啡角,细品时光、慢慢码字。四月,浙江的天气略带潮气,南风柔和,夹杂着万物苏醒的生机。做一个深呼吸,拉上行李箱坐上了一趟开往江山的列车。
由于缺乏方向感和安全感,每到一座城市最好的向导一定是酒店前台,习惯性地订了途家,果不其然,酒店前台的漂亮美眉是个地道的本地妹子,她粗略地向我介绍了一些江山的旅游资源,不过当时我只记住了一句忠告:记得吃铜锣糕哦……就噶,到房间休息了片刻,粗发前往此行第一站:廿八都古镇。(图片来自网络:廿八都古镇)
江山位于三省交界之地,自古要道必争,兵戎纷争不断。廿八都最早是个关塞,后演变为重要商埠,从公元年北宋设都起,它见证了宋元之交及明清之交的两次大干戈,亦目睹过太平军、北伐军、工农红军、抗日将士、解放部队的来往身姿。滚滚历史,终成往事,如今的廿八都,更像一位见证过千年历史的老人。(阿夏初见廿八都古镇)
穿梭在古镇的小巷,走过衙门、钱庄、洋货店、名人馆、饭店客栈,想象着漫长历史长河里的繁华故事。商场争斗、男欢女爱、离情别绪…千年历史仿佛在我的脑海里驰骋。(阿夏在廿八都古镇行摄)
廿八都有个绰号叫“百姓古镇,方言王国”,据说这小小几千人口的镇中,就有姓氏个,方言13种,在全国范围内也属少见。当地人之间的交流通行“廿八都官话”。公共交流用“普通话”,私人生活用家乡话,廿八都的“南腔北调”别有一番味道。(阿夏在廿八都寻访古镇文化)
对于那些古老的、充满故事的地方我总会多看上一眼,不经意竟闯进了一个当地人的民宅。正准备道个歉狼狈地逃走,没想主人热情地迎了出来,他指着屋檐下的燕子窝告诉我,他们家是燕子之家,这是一家五口的燕子窝,里面还有一个小一些的燕子窝……民宅主人的热情和纯朴给我带来一种归属感,不经意间拉近了我和这座古镇的距离。(阿夏误闯的廿八都古镇民宅)
果然,不仅门口房檐上的燕子窝里有几只小燕子在嗷嗷叫着,不远处的屋里还有一“潇洒哥”,那哥们悠哉地梳着毛发,镇定自若、旁若无人。老房子、小燕子、善良的山里人,这便是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现实写照吧。(廿八都古镇老屋里的小燕子们)
告别民宅主人继续往前,我竟被一家古董级的理发店吸引了。理发店的老板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伯,看他还算悠哉就跟他搭了个讪。他告诉我,理发是他一生的事业,几十年下来,越老的工具他越发用的顺手、舒服,店里的东西坏了修修了坏,感情已经很深了,一件也舍不得丢。其实,我尤其喜欢那把写满理发人故事的,斑驳的椅子……
走出理发店,我邂逅了一位90后的木雕小工匠,此刻的他正在静静地摆弄着一块木头,走近才发现他正在雕琢着一只蟾蜍,正在细敲它深邃的大眼睛……我站在这位年轻的匠人身旁端详了许久,不禁感叹廿八都古镇卧虎藏龙,匠人辈出呀。
漫游古镇,我不停地用相机拍照。我想要拍下经过历史雕琢的这里的建筑,有时甚至只是一砖一瓦。由于这里一直是商贾要道,民居多为富商宅院:精致的木雕、高挑的飞粱、威武的马头墙,让人一眼难忘。由于廿八都处于三省交界地带,古镇的建筑融浙派、徽派、赣派等多种特色为一体,在其他地方都很难一见。
作为一只资深吃货,饭馆总好像有磁场,会把行走中的我不知觉吸到它跟前。好家伙,这回邂逅的饭馆叫,客官且慢容我定睛一瞧: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老板娘热情地给上了在CCTV露过脸的。有鲜嫩无比的豆腐风炉仔、新鲜娇嫩的枫溪小鱼、清爽可口的观音菜、香糯美味的燕丸馄饨……(以上菜名纯属用味蕾记忆,望亲理解一个吃货的短暂性失忆)
习惯了吃完饭得带点啥走,想起之前途家驿站的美眉跟我提过的,回头发现古镇满大街都是卖糕点的摊位,铜锣糕是不折不扣的“头牌”,另外农家自制的辣酱、红米也不错哦。(阿夏美眉和江山铜锣糕)
走过廿八都,临河打盹的猫儿终于醒来瞥了我一眼,热气腾腾的蒸年糕散发着香甜的味道,街市里卖货的少年冲我咧嘴笑……这里的故事还在继续,一切都显得刚刚好。
走过廿八都,让自己的心灵从繁杂生活中解脱出来,去听听滚滚历史的声音,去看看和风清溪的美景……如果你无法留下,那就让古镇往事慢慢沉淀留在你心里。(阿夏离别前最后一眼回望古镇)别了,遗落在大山里的古镇别了,淳朴善良的江山人别了,我的廿八都
上一篇文章: 深度游江西江西葛仙山上饶集中营梦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来源:江山旅游浙江之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1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