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拯救土猪,到后年好猪肉人均要有3斤
我是祁门农村人,小时候,家里每有猪肉上桌,必是欢乐之时!
那时的猪,不是(皖南)花猪就是土种黑猪,起码是杂交猪,洋猪非常少。
那时候的猪肉,是真香!
网络图
那些年,爸爸骑自行车回家时,车把手上经常挂着一两斤猪肉。红烧肉、粉蒸肉、肉片炒蒜苗、肉炖豆腐,无论哪种烧法,都是人间绝味,能吃两三碗饭。人多肉少,妈妈总是最后吃饭,沾点肉味。大姑父曾开玩笑说,石头放到肉里炒都好吃,这个笑话,有点冷幽默,精准又含蓄的描述了那时候的农村贫穷事实,以及老百姓对经常吃上肉的渴盼。
以前,农村人难见到钱,买肉毕竟是少数,主要是靠自己养猪,几乎每家有头猪,多的两三头。年节杀猪,是大事。晚上的杀猪饭,卤猪尾巴、猪耳朵,炒猪肝,大块猪肉红烧、粉蒸,名副其实的猪肉宴。一头猪,邻居们会来买(借)些,猪脚留给外公外婆,还会送爷爷等至亲一些,剩下的腌起来,吃到来年茶季。
网络图
岁月流逝,现在的农村,散养猪的越来越少。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或上班,留守的种茶苗,打小工,总之,没人养猪。仅有的几个小养猪场,因非洲猪瘟遭受重创,猪肉产量稀少,抛开价格因素,就算想吃正宗的农家猪肉,也越来越难。
前几天看到安徽日报一篇文章,才知道,安徽土猪不仅很少,甚至濒临灭绝。超级好吃的土猪肉,如果真的永别人类,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罪过!
点击蓝色标题阅读——
土猪肉好吃难买,真相让人震惊与感慨!
以我的农村生活经验,散养猪比圈养猪肉好吃;吃玉米红薯菜蔬的猪,肉比纯吃饲料的好吃;土猪肉的口感,更是洋猪肉无法比的。
图源安徽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1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