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边游边学暑期特别
一年一度令人期待的暑期之旅即将拉开帷幕,“《中国美术报》边游边学”系列首场推出的是由董文运领衔的“云贵少数民族人物小品写生创作课题班”。
01.
课题内容设计:写生+创作+展览
第一阶段: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写生15天。
时间:年7月20日—8月3日
第二阶段:创作整理10天。
地点:金华武义抱朴艺墅基地
时间:年9月30日—10月9日
第三阶段:课题结业展览。
地点:北京《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
时间:年1月
课题意义:
“云贵少数民族人物小品写生创作课题班”是董文运中国人物画小品创研班的延续和提升。我们在首期中国人物画小品研创班的教学方案中,提出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模式,旨在在短时间的中国人物画小品施教过程中,使学员们快速有效地建构起人物画小品创作的意识和能力。事实证明,以临摹为手段的教学方式,确实是一种进入人物画小品创作状态的快捷途径。
往期授课现场
现在,我们将为中国人物画小品研创打通第二个通道,那就是,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攫取创作原料,用我们前期训练中所建构起的意识和能力,创作出具有现实生活韵味的中国人物画小品作品。
因此,本期人物画小品班的教学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深入现实生活搜集创作素材部分和根据深入生活搜集到的素材进行课堂创作部分。
我们选择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为这期人物画小品班的写生采风点,旨在以少数民族那特有的风情风貌唤起我们对笔墨情趣的创意和遐想。在写生采风过程中,我们提倡尽可能以速写的方式记录我们的所见,通过速写来提高我们对特殊的现实生活状态、特殊的现实对象特征的敏锐感受能力和捕捉表达能力。速写的方式以较便捷的硬笔(铅笔、钢笔、碳铅)速写为主,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主张尽可能地用毛笔宣纸进行速写。在行程紧凑时间急促的时候,我们必须辅之于照相机的帮助,在使用照相机时,我们必须以一个画家的眼光,捕捉那些特殊的人物形象、特殊的民族服饰、特殊的人物表情动态、特殊的场景道具、特殊的环境树石动植物等等。不管是速写还是拍摄,我们要培养自己随时在脑海里幻化出水墨淋漓的中国人物画小品作品画面的习惯和能力。
在课堂创作教学阶段,我们重点训练如何将现实生活中所搜集到的创作素材成功地转换为一幅人物小品画的能力。如何利用自己的速写,如何利用现成的照片,这也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有的速写、照片可以直接转换为画面,有的则需要相互裁剪和拼接。什么样的表情,配什么样的动态,什么样的造型服饰,配什么样的背景道具,这都是学问。所有的一切,最终又必须回到坚实的造形能力、笔墨把握能力、画面经营意识的基点。
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写生采风还是课堂创作)将依然伴随着任课老师不间断的理论讲述和实地作画示范。
行程安排:
第一天:抵丽江
丽江古城采风。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xw/11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