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长城明长城上的名关隘06真保镇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30/5970320.html

06

真保镇

门头沟沿河口—灵丘龙泉关牛帮口—固关鹿路口,辖边墙公里。总兵治保定,后移浮图峪。

▼沿河口

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口村,为明内长城真保镇的东起点,东屏京师,西通塞上,为明沿河口管辖下17处险要隘口之一。年和年,蒙古铁骑两次入犯北京,都是经由黄草染至沿河口的峡谷古道。

▼洪水口位于北京门头沟区齐家庄乡北10公里,太行山脉灵山南麓的峡谷谷口,有“灵山门户之称”。洪水口敌台筑于明万历三年。现为民俗农家乐旅游点。▼马水口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马水口村。其北至涿鹿,南抵易县,东接涞水,西通蔚县。所辖长城现为明内长城涿鹿县境内保存最好的一段。▼飞狐口又称飞狐峪、北口峪,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涞源县与蔚县之间,太行山脉与燕山、恒山的交接点,为连接蔚县与易县、长达百里的太行八陉之一的飞狐径出入口,扼太行北部诸州交通咽喉,称“襟带桑乾,表里紫荆”。有“紫荆、倒马两关,恃飞狐为外险”的说法。飞狐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经战事,历代不穷。▼紫荊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北45公里的太行紫荆岭上,扼连接河北顺平与山西灵丘的太行八陉之第七陉蒲阴陉要冲,故又名蒲阴陉。其东依万仞山,西傍犀牛山,南对黄土岭,北濒拒马河,为华北平原进出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北京的西南门户,“京南第一雄关”,为天下九塞之第四塞,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明长城内三关。关城始建于战国,西汉时称上谷关,东汉称五元关,北魏称子庄关,宋金时称金陂关,后因山了二多荆树而易名紫荆关。紫荆关为历代兵争之地,曾发生战争余次。诸如成吉思汗曾从此关夹攻居庸关;明土木之变,蒙古瓦刺军亦破此关而进围北京。▼插箭岭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城西南16公里,一岭分燕赵的太行白石山上。东北8公里处为白石口关,南18公里处为长城内三关之一的倒马关。相传北宋杨六郎与辽将韩世昌战于倒马关,双方约定以一箭之地为界。杨六郎一箭北飞30余里,落箭处得名插箭岭。明嘉靖三十三年(年),蒙古俺答部曾攻打此关。年,由山西开赴河北的八路军师杨成武独立团,曾在插箭岭与日军反复作战。今关城北面为白石山风景区。▼吴王口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隔太行山西临山西灵丘、繁峙,太行山明内长城要口之一。▼倒马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地处太行山东麓,唐河水由西、北、东三面绕关而过,险要十八盘岭居其东南。其扼大同越恒山、经灵丘南达中山(河北定县)的“灵丘古道”之冲要,为山西高原北部通往华北平原的要道之一。倒马关初为战国所置,称鸿之塞。汉称常山关,北魏称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以山险常至战马滑倒而得名。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年),成化六年(年)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北宋时保州防御使杨延昭(六郎)曾镇守于此。▼狼牙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龙须台村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狼牙口村交界,倒马关西南30公里处,号称“一关通两省”。抗战时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就发生于此。▼龙泉关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西部的龙泉乡,东邻阜平县城,西界五台山,北近平型关。龙泉关分上下两关,相距20里。下关建于明正统二年(年),上关建于明景泰二年(年)。现存遗址为龙泉关上关。▼牛帮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西南的三楼乡,为真保镇龙泉关长城与太原镇平型关长城的衔接点。▼娘子关又名苇泽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45公里处。地处太行山西侧的内长城南端。东出井陉与井陉关隔山相望,南接绵山与固关互为唇齿,北临桃河深涧,依山带水,扼晋冀中部东西交通咽喉,太行井陉西出之冲要,为太原东方之屏障,号称“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初为战国时中山国所建长城关口,后因唐初李世民姐平阳公主在此驻兵而得名。现存关址为明嘉靖二十一年(年)所建,明末崇祯七年(年)补修。关楼有两副名联:“雄关百万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台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娘子关历来为兵争之地。明时蒙古多次由山西东攻此关,然后进犯北京。明末李自成亦曾分兵经此关出井陉而后合兵北上。年,日军败于平型关后,即改由此关入晋。▼固关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太行八陉之井陉西口,娘子关之南,明代与居庸关、紫荊关、倒马关并称京西四大名关,有“神京天险门户”之誉称。固关长城始建于战国,明代重修,并于正统年间修筑关城,名故关。嘉靖年间西迁十里重筑关城,更名固关,取“固若金汤”之意。固关长城为中国保存较完整的石砌内长城,被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称为“小八达岭”。固关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军事、人文文化。秦王剪伐赵,秦始皇尸归咸阳,韩信背水之战,郭子仪、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乱,康熙帝西巡,都经过固关;韩愈、司马光、韩琦、于成龙、孔尚任等都留有手迹于此。▼井陉关又名土门关,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井陉东口,与南面的壶关(东阳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为天下九塞之一。其背负太行,扼晋冀交通咽喉,东达河北正定,入华北平原,西上山西高原,通晋中太原。秦汉至明清,这里发生战事余次。韩信破釜沉舟,背水而战的经典战役即发生于此。▼马岭关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为太行山长城五大雄关之一。下辖包括太行首险黄榆关在内的24个隘口。关城修筑于明嘉靖年间,其东南为牛群山,西北为白虎山,关城建于两山之间的谷口,只有东西二门。西门外有一条20米宽的鬼谷沟,相传为鬼谷子王禅修道处。韩信曾驻兵马岭关,用奇兵袭破井陉,大败赵代联军十余万。唐末朱全忠曾令骁将张药伏兵马岭关,大破李克用义子李嗣昭数万兵马。▼黄榆关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隔太行山与河北邢台交界。战国时为赵秦两国分界点,明时为真保镇重要关隘,号称太行首险。▼峻极关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城东60公里,东连河北邢台,东南为河南武安县,故有“三省要隘”之称,为太行山真保镇重要关口。关城初建于明正统年间,后曾补修。赵匡胤千里送京娘,曾过摩天岭。明末李自成曾败左良玉七千人马于此。▼黄泽关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东南60公里的太行山黄泽岭。因山路曲折,又称十八盘,自古为山西东大门,明长城真保镇重要关口。▼滏口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太行滏山(今石鼓山)与神麋山南北夹峙所形成的长千米、宽百米的狭长通道——太行八陉之滏口陉东口,为古都邑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出太行入晋的咽喉要道。因其紧临水泉沸腾的滏阳河而得名。滏口历来战事频繁,著名的有:曹操败袁绍之子袁尚之战;东晋时后燕慕容垂西出滏口,灭西燕于长子;北魏大将军尔朱荣东出滏口败葛荣起义军于邺;北魏权臣高欢西出滏口大破尔朱荣于晋阳等等。▼东阳关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北部黎城县,古称盂口、壶口,唐称壶口关,元称吾儿峪。其东连河北涉县、武安、邯郸,西通山西黎城、潞城、长治,为晋东南上党地区通往河北的交通要道,也是太行山真保镇最南端关口,与井陉关、天井关合称“上党三关”。年底,川军李家钰部曾在此与日军展开激战。-未完待续-文|来源星火图|来源网络往期内容田野长城|明长城上的名关隘01辽东镇田野长城|明长城上的名关隘02蓟州镇田野长城|明长城上的名关隘03宣府镇田野长城|明长城上的名关隘04大同镇田野长城|明长城上的名关隘05昌平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xw/111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