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古礼润心田,探秘非遗享ldquo

儒风古礼润心田探秘非遗享“盛宴”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2月8日,新塘边初中的学子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他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参与体验,感受民族优秀灿烂的传统非遗文化,让身心得到成长。

走进廿八都

廿八都镇,位于浙江江山境内,为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学者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思而学

释菜初体验

释菜礼是古代凡始入学,须向先师行释菜之礼,以苹蘩之属奠祭之,而不用牲牢币帛。这是一种从简的祭礼,更是自古两大祭祀先师仪典(释奠礼与释菜礼)之一。体验释菜礼,一来希望继承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二来在通过仪式体现道德规范。在新生入学之际,用庄严的仪式引导学生的向学之心。释菜礼,是我国传统入学礼仪,新中学子们列队于广场,身穿汉服在复古典雅的氛围里,向孔子像鞠躬行礼,一来让学生感知古礼中蕴含的尊师重道之义,二来借助祭品所象征的含义,引导莘莘学子树立敬畏之心与向学之志。学子们衣着整洁、仪态端庄,跟随导师齐声诵读弟子规。

1

2

3

4

铜锣糕初体验

铜锣糕是廿八都的地方传统节日特色糕点,已有千年历史。下午,同学们跟随糕点师傅备材料,捣艾叶,拌米粉,放粽叶,蒸糕点……据了解做铜锣糕前,要将大米和糯米提前泡好,然后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磨成粉,将经过挑选的碧青的艾草捣烂,然后与面粉揉成一团。揉时颇讲究力道,力道适中蒸出来的糕点才能具备软滑可口的嚼劲。笼底铺一层水润的箬叶,然后将调好的原料分团依次放入蒸笼中,一个一个撒入各种佐料。一笼一笼整齐地放入蒸架中上火,约摸一个小时之后,就热腾腾地出锅了。“原来铜锣糕是这样做出来的,美食的背后需要付出这么多啊!”八(6)班柴天昊同学感叹到。

非遗竹编新体验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子们在老师傅带领下用三条竹条编成各种小动物,当看到师傅手中栩栩如生的竹编小鸟,竹编螳螂时,同学们纷纷翘起大拇指,给师傅点赞,感叹中华文化的神奇。

提线木偶初体验

木偶戏也是江山廿八都非遗文化特色之一,研学的尾声便是观赏木偶戏,随着各路人马集结完毕,我们开始近距离体验了非遗文化的神奇魅力,享受这场视觉盛宴,感受着非遗的熏陶。

学子们辗转一天,早出晚归,却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在返程的大巴上,郑鹏飞副校长表示,一次短暂的研学旅行变成一场令师生难忘的行——旅——学——研活动,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灼灼真理,体会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满满收获。研有所成、学有所得、旅有所获、行有所感——这是一场实践学习的“盛宴”!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ly/10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