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年再访中益乡娘子军一针一线,穷山沟喜

“不种地不喂猪,我现在是新农村妇女啦!”“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有盼头!”“去大城市交流,都管我叫艺术家!”......这些话,出自曾经的市级深度贫困乡——中益乡留守妇女。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两年过去,让总书记殷殷牵挂的“穷山沟”中益乡,交出了一张怎样的脱贫考卷?新女报再次聚焦壹秋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暨“巾帼扶贫车间”,一群穿针走线的“娘子军”,正奋力书写答案......

“非遗”飞进土家山寨

“如今政策真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在中益乡,这不仅仅是一幅随处可见的标语,更是乡里乡亲日子红红火火的真实写照。年,位于武陵山区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的中益乡,被列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借助“鲁渝共建非遗扶贫”的春风,壹秋堂飞进了土家山寨中益乡。▲綦涛壹秋堂创始人、重庆市妇联兼职副主席、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夏布传承人綦涛告诉记者,“‘鲁渝共建非遗扶贫’这个项目很早就选定了中益乡,一直在做前期筹备工作。后来突然看见总书记去中益乡华溪村考察的新闻,很惊喜,也很振奋!所以第二天我们就沿着总书记的脚步下乡,迅速把‘壹秋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起来了。”作为中益乡精准扶贫的明星品牌,“壹秋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扎根“娘子军”阵营,在当地开展手工技能及产品研发集中培训,近名贫困妇女受“艺”;并通过计件合作、产品回购等方式,促进了近百位贫困妇女灵活就业、脱贫增收。綦涛认为,乡村里有文化和产业的土壤。扶贫更像是一场双向的救赎——壹秋堂给贫困妇女带去就业和收入,而她们回馈给城市太多的惊喜和感动。

从农妇到“手艺人”

产品通常是标准化的,工业化的,但大自然熏陶出来的农家女兰心蕙质,让设计突破了局限,成为有温度的时尚工艺品。綦涛举了一个餐垫的例子,设计师先设计初版图案,大致框定了刺籽绣针法,具体的细节由学员自己发挥。最后一对比往往会发现,比起专业设计师,“野路子”的用线非常可爱,配色也更加大胆和新奇,简直是天生的艺术家!比如杨远菊的手艺,就让綦涛赞不绝口。杨远菊出身贵州的布依族,刺绣可以说是“童子功”。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兴起,传统工艺逐渐没落,她只好外出打工。后来遇到现在的老公,就跟着他来到了中益乡。“本来我老家就很穷,没想到中益乡条件更差,竟然连水泥路都修不起!”杨远菊说,那时年轻气盛,以为只要肯吃苦、舍得干,幸福就能奋斗出来,但是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婚后,杨远菊生了3个孩子,只能留在家里务农,“每天起早贪黑,到年底就剩一头猪、多斤玉米的钱。不说致富,只能说扶起走,解决温饱!”▲杨远菊为游客推介非遗文创产品直到年,杨远菊偶然加入壹秋堂非遗扶贫工坊,靠着少数民族藏在血脉深处的艺术细胞,她很快就脱颖而出,升了班组长,每月到手工资多元,还摇身一变成了“手艺人”,心里别提多美了!

残疾妇女走出国门

和杨远菊一样,张玉芳也是工坊的班组长,不过她的故事,更加曲折和动人。张玉芳老家在忠县,小时候因意外致残。后来嫁到中益乡,因为丈夫患病,家里成了建卡贫困户,“我的身体条件不允许我做农活儿,所以主要是带带两个孩子,基本没有经济来源。老公是建筑工人,平时接点零活,但工地上发工资不稳定,也没办法按时寄钱回家。”这种捉襟见肘的生活,张玉芳老早就渴望打破。▲张玉芳后来壹秋堂在坪坝村开培训班,她积极报名,踊跃表现,凭着过人的干劲儿、细心和责任感,在綦涛心里挂了名儿、留了影儿。就业工坊还没落成,綦涛就亲自去张玉芳家里,诚挚邀请她做班组长。事实证明,张玉芳完全对得起这份欣赏。她管理库房一丝不苟,指点学员倾囊相授,而且彻底打开心扉,从自卑内向变得落落大方,一跃成为工坊形象代言人,接受记者采访、直播推介产品,丝毫不怵!“以前我没有自己的收入,现在每月都能拿一两千,心里很有底气。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每次工坊有名人、艺术家来参观,綦总总是会很郑重地介绍我们,我觉得很受尊重。前年我们还走出国门,带着自己做的非遗文创产品去新加坡中国文化节做展示交流,真的太骄傲,太荣耀了!”张玉芳说。

中益乡,正在“靓”变

如今,壹秋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现有稳定上班人员32名,每月人均收入~元。如今,这些土家族文化和夏布结合的工艺品走出中益乡,远销北京、上海、山东等地,甚至在深圳文博会、北京外事交流会、新加坡中国文化节等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而像壹秋堂这样的明星品牌,正像雨后春笋,争相涌现。中益乡副乡长郎涛告诉记者,近年来,中益乡名市县乡三级扶贫干部“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修道路、抓设施、兴产业,遍栽梧桐,方引得壹秋堂这样的“凤凰”栖息。它们的落户,不仅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了居家就业、增收致富,还提升了中益乡群众的文化自信与综合素养,全面激发中益乡的内生动力,多方面助推中益乡文化振兴、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年,中益乡接连夺得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乡村治理示范乡镇等荣誉,一举摘掉贫困帽,迎来新征程。“当下,我们正在和壹秋堂合作开发一个古村落,积极创建中华蜜蜂小镇......逐步深挖绿水青山潜力,构建‘大研学’旅游格局,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郎涛告诉记者。书写脱贫攻坚大文章、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中益乡,正在“靓”变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奋楫扬帆。

文_首席记者龚正星

摄影_伊娃摄影部分图被访者提供

觉得有意思就点个在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ly/10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