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拿奖导演却被雪藏,香港电影竞争下,邵

刘军连在哪家医院坐诊 http://nb.ifeng.com/c/89ILxhbI6w5

邵逸夫和陆运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邵逸夫19岁就开始混迹江湖开辟院线,而相同年纪的陆运涛则在国外留学,攻读历史文学,沉浸在艺术的世界,这后来也决定了他们商业理念的不同,邵逸夫重视商业利益,重视普罗市民的需求,而陆运涛则不能割舍艺术的情怀,于是,在对垒之前,邵氏与电懋的交锋首先就表现在不同的理念上。

由于陆运涛本人的文人气质,电懋特别重视电影的文学性,因此形成了以编剧为核心的制片思路,聚集了如张爱玲,宋淇,姚克等著名文人,影片将当时许多文艺小说搬上银幕,而更商业流行的题材则被忽略,面对这样一位走高端路线的对手,邵逸夫更为现实,开辟院线30年的经验也让他深刻了解群众的世俗喜好,从剧本到导演,演员等,一切以票房为出发点,奉行观众至上,为邵氏最初站稳阵脚,立下汗马功劳的导演李翰祥在拍摄几乎拿下大奖但不卖座的电影《后门》后,被雪藏了三年。邵逸夫曾在高层会议上这样讲:”我拍电影不是为了拿奖,“多年后也如此表示:”我经营邵氏是做生意的,少人看就少得益,所以我宁愿专心向大家都喜欢的娱乐电影着手,如果香港人喜欢艺术,可以去艺术中心,我宁愿捐钱给艺术中心,做艺术节,我拍戏,就要拍大家都喜欢看的电影。”

然而《后门》这样的电影放到电懋,得到的反馈完全不一样,电懋后来就制作了一部类似题材的电影《小儿女》,《小儿女》是张爱玲编剧,获得年台湾金马奖优秀剧情片的影片,很受香港评论界的青睐,片子展现了电懋一贯的风格,片重女性题材,电懋的电影学习好莱坞,现代化明显,特别讲究中产美学,小巧有趣,柔美浪漫,在题材和风格上都自成一家,对后来影响较大的有宋淇,张爱玲编剧的南北系列,《小儿女》,《情场如战场》等,这些电影描述了解放后南来香港的外地人,带来的一种和以前老广东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到现在,仍然有人怀念电懋的电影,就是因为它反映出时代的气息及变迁,以及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

而在制片思路上,邵氏与电懋完全不同,邵逸夫在奠基阶段选择了邵氏擅长且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古装历史剧,以往的经验让邵逸夫认识到,中国人喜欢以历史反观现实,而且青睐英雄美人,才子佳人的戏码,于是从《貂蝉》开篇,邵氏在古装剧上一路狂奔,《貂蝉》是林黛主演,李翰祥导演的黄梅曲调古装戏,作为邵氏的奠基之作,在香港一上映就引发轰动,连续放映了半个月,场场爆满,而且在当年的第五届亚洲影展上一举夺得五项大奖,而电懋当年只得了最佳故事片一个奖项。

从此,邵氏在香港电影圈打开了局面,之后《江山美人》等也创造了票房纪录,黄梅调成为了邵氏的制胜法,带动一时风潮,年,香港十大卖座电影中,邵氏独占六部,陆运涛的电懋只占三部。邵氏与电懋的竞争是残酷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多元的发展及进步,他们也促进了香港电影的发展,那个时期,是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开端,首先,他们追求的是市场,电影的制作更加精良,引进了好莱坞先进的理念,而在风格,内容上,电懋擅长喜剧,反映都市男女情感,邵氏则发掘了黄梅调和古装片,而且两家公司都意识到明星对影片带动的作用,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先后培养了大批演艺人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zx/133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