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红军长征过丽江85周年,这些故
多年来,云南丽江展示给世人的都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风情,其实在这里,还有那一段段令人难忘的红色历史。
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长征过丽江,播下革命火种,留下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是长征历史上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生死存亡的选择
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取得大规模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11月19日,战斗在湘鄂川黔的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的领导下,从湖南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
年3月23日,红军总部电示:建议红二、红六军团在渡江技术有把握的条件下,于农历三月水涨前设法渡过金沙江,到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合,以大举北进。并具体指出5个渡江点让自行选择:一是蒙昭一带,二是皎平渡、鲁车渡,三是元谋龙街,四是姚安、大姚、盐丰一带,五是邓川、鹤庆、丽江一带。
3月31日,红二、红六军团领导审时度势,选择总部指示的第3个渡江点,即经普渡河、元谋一线,由龙街渡口渡江,然后经华坪、永胜北进。红二、红六军团挺进滇西北,使国民党把红军消灭在滇黔边境和滇中的计划破产。蒋介石紧急调遣陆军向滇中集结,并调集空军12架飞机连日轮番侦察轰炸,迟滞红军的渡江行动,意图在金沙江以南的狭小地带——普渡河峡谷地区围歼红军。根据敌人步步紧逼的形势,贺龙、任弼时召集紧急会议,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原定经元谋龙街渡江,经华坪、永胜北进的计划,改取最后一个渡江点,即从金沙江上游丽江石鼓渡江。并撤回已渡过普渡河的前卫红4师,调头向南,14天行程多里,沿途连克14座县城,直奔金沙江上游的丽江。
蒋介石认为红军欲从梓里桥过江,4月22日,蒋介石到昆明督战,令沿江各县毁坏一切渡河船只和渡江器材,封锁江面,控制梓里铁索桥。
抢渡金沙江
4月23日,红二、红六军团从大理鹤庆兵分两路直奔石鼓。25日凌晨时分,前卫红4师在沿玉龙雪山西北麓翻过铁架山,经雄古、沙坝,中午到达石鼓,拉开抢渡金沙江的序幕。贺龙致信时任鲁桥乡副乡长的王缵贤,希望得到他的帮助,王缵贤被贺龙以礼待人的真诚行为感动,立即叫船工到江东岸渡口把隐藏的1只船找来,等待红军过江。
老年时的年震
由于国民党部队重点驻防永胜梓里铁索桥,红4师到达石鼓时,没有国民党部队防守。为了尽快顺利渡江,红4师向上游寻找新的船筏和渡口。先在海洛塘找到1只来不及转移的小船,在纳西族青年年震的帮助下,找到5名船工、22个铁匠和木匠修补船只,前卫红4师12团的前锋部队利用这只船就地渡过,占领滩头阵地,部署警戒,控制对岸码头。在石鼓至巨甸长达60公里的江岸上,红4师找到7只船和28名船工,为抢渡金沙江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保障,并在14个小时内全面控制木瓜寨、木取独、格子、士可、巨甸5个渡口,为红军抢渡金沙江天险打开了局面。
屹立在各渡口的纪念碑
26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先后抵达石鼓镇。从26日下午开始,大部队从石鼓的木瓜寨和木取独起渡,船工们轮流休息,船只则昼夜不停摆渡。28日傍晚,担负最后警戒任务的47团张铚秀营渡过金沙江,进抵格鲁湾。至此,红二、红六军团自4月25日下午开始抢渡,至28日下午在巨甸渡口胜利结束,历时4天3夜,仅以7只木船、十几只木筏、28名船工,就把一万八千多人马,安全送达金沙江东岸。
当年帮助红军渡江的部分老船工,从左至右依次为:谢怀敏熊占奎周崇礼周全周祥
红二、红六军团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为中央红军北上争取了时间,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关键环节。也以基本无伤亡的纪录,创造了军事史上渡江的奇迹。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
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面对正义和邪恶两种力量的交锋、光明和黑暗两种前途的抉择,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红军所到之处,打土豪,分浮财,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抗日救亡的道理,在丽江各族人民心中播下革命的火种。短短几天时间,红二、红六军团就与丽江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百姓也自愿为红军当向导、制衣帽、摆渡船,共同谱写了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篇章。
红军送给当地老百姓的部分物品
开牢释“囚”。年4月24日上午,红四师抵达丽江,首先抢占国民党县政府,砸开监狱,释放长期被关押的老百姓,被释放的人中有7人还戴着镣铐,红军战士请来铁匠和述喜、阿九且等人砸开镣铐,拿出没收来的衣物和银钱发给他们,当天释放出48人。士可村民尹学富被红军从监狱救出后,帮助红军扎筏子渡江。
老年时的尹学富
救护红军战士。一名负伤的红军战士在山中掉队,太安乡的螳螂坝甸心村群众把他护送下山,悉心照料二十几天后,这名红军战士还是因伤势过重而牺牲,村民为他修建红军墓。
太安红军墓
据不完全统计,寄留在丽江的红军伤病员,有20人在群众的掩护下免遭杀害,国民党清乡过后,十多人伤好病愈,离开丽江回家,有的则被收留为义兄义子。木取渡的王缵贤先生收留红军战士刘美礼为义子;贵峰乡的王长房收留一个15岁的负伤战士为义子,取名王索来;士可乡的汤自光认因伤留下的老红军战士田明义为哥哥。全县各族群众组织担架,护送受伤红军战士的事例不胜枚举。红军在丽江期间,当地群众用两天两夜的时间,为红军赶制衣帽、干粮袋,多农户家中住过红军,58位妇女为红军当过炊事员,21人为红军扎过筏子,71人为红军当过向导,17人自愿报名参军,其中有3人胜利到达陕北。
li田明义与汤自光结为义兄弟
“贺龙敲石鼓,红旗漫天舞……纳西人跟着革命走,要掌江山自做主。”丽江各族人民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点燃了革命热情,推动革命武装斗争蓬勃发展。如今,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处处展现出日新月异的新气象。
一个故事,一份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与敬重,最近,不少丽江人纷纷到石鼓打卡,仿佛是想通过重走革命先辈们走过的路,时刻铭记他们的精神和重温他们的故事。对于这段历史,每个丽江人都有各自的感受。4月24日,市民洪先生一大早就出门来到了石鼓镇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在这里,仿佛内心变得更加开阔,看着碧蓝的金沙江水,他感触很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感恩先辈,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期待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钱先生是一位新闻工作者,谈到红军长征过丽江他有自己的想法,4月24日是红军长征过丽江85周年纪念日。85年前,丽江大地唱响“军民团结过大江”的胜利凯歌。历史远去,音犹在耳,伟大长征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职责所在。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斗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做贡献。
”希望自己今年可以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学习革命前辈吃苦耐不服输的精神,努力用心的做好每一件事情。“今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杨女士告诉小编。那么,对于这段历史,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来源:丽江潮生活、玉龙先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zx/11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