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湖街道旧貌换新颜,看小清湖的美丽蜕变
清湖街道九村村、十村村,位于长台溪沿岸,总称为小清湖。
既是灾祸,也是机会
6月6日晚暴雨来临,小清湖受灾严重,几乎全村家家户户的房子都进了水,由于不少房子建成年代久远,损毁非常严重,房梁断裂,墙体坍塌,许多危旧房成了一个个“定时炸弹”,危及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又正值农房管控“回头看”工作如火如荼进行中,村两委干部下定决心对村庄进行一番全面整治。
全力整治,一战到底
清湖街道街村干部齐心协力,“5+2”、“白+黑”,发挥连续作战、克难攻坚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治危拆违工作中,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坚决打赢农房风貌提升攻坚战。经过6个月不懈的努力,小清湖范围内共整治“合法一户多宅”6宗平方米;危旧房91宗平方米;附房80宗平方米;生产性用法11宗平方米;旱厕18宗平方米;其他乱搭乱建23宗平方米。
拆后利用,落到实处
长台溪是小清湖一抹靓丽的风景线,溪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点点波光。但长台溪沿线的房屋却是杂乱无章,附房、旱厕、围墙等各类有碍观瞻的建筑与长台溪的风貌格格不入。利用此次农房管控机会,小清湖两个村将长台溪沿线的杂乱建筑全面进行了清理,并投资了将近万的资金,打造了一条贯穿两个村的长约米、宽约3米的道路。一方面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一方面也翻新了长台溪沿线的风貌。
小清湖范围村庄面积小,房屋连片集中,基本无可利用建房的宅基地,且一栋老宅涉及众多户主,矛盾多,难以拆后重建。农房管控为这个棘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和基础,各类建筑拆出了不少可利用空间,可用于安置受灾户。村里以选位的方式将村里的宅基地安排给真正有住房需求且符合建房条件的村民,小清湖23户村民的住房刚需因此得到了解决,而通过有偿选位方式,村里的集体经济也增收了多万。
选位摇号
市资规局踏勘九村安置规划点街道资规所踏勘建房
利用拆后边角地、废弃地打造“一米菜园”、建造花坛、停车场,提升人居环境。小清湖共打造“一米菜园”12处,面积平方米。
整治前中后
节点打造中
图文:周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zw/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