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最后一句话刘备听明白了我读过春秋,

治疗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

诸葛亮被称为继张良之后的又一“谋圣”,“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事实证明,诸葛亮的预言是很准确的,如果不是孙权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那么曹操就有可能真的“迁都以避关羽锋芒”了。

读者诸君上中学的时候,都背过诸葛亮的“隆中对”,可能也都对那里面诸葛亮说的最后一句话感到费解:“霸业可成”和“汉室可兴”怎会同时出现?刘备称王称霸,汉室岂不是依旧衰微?刘备成就霸业,和曹操成就霸业有啥区别?

笔者当时年纪小,对这种说法也是十分困惑,后来看多了三国史料,对刘备的了解不断加深,这才发现这位长手过膝大耳垂肩的一代枭雄,早就明白了诸葛亮此言的奥妙:“我也读过春秋,诸葛亮这是想让我当曹操——他不支持我称帝,我只能温水煮青蛙循序渐进,要不然我的‘羽葆盖车’之梦就落空了。”

刘备心里十分清楚,诸葛亮的“隆中对”只能帮自己实现半个梦想:可以取代曹操,但却不能做王莽,只能加九锡坐金车大辂和兵车戎辂,羽葆盖车还是别指望了。

诸葛亮谋划,肯定不能让刘备完全满意,因为他的“羽葆盖车”之梦,在十五岁就开始做了,所以他的叔叔刘子敬才会被吓得半死:“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三国志·先主传》明确记载,心惊胆战的刘子敬赶紧自己出钱把刘备送到大儒卢植门下学习,让他懂得什么叫僭越,免得刘备乱说话给家族招来灭顶之灾。

刘子敬并非杞人忧天,熟悉古代礼仪的读者都知道,“羽葆盖车”就是天子銮舆,《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中的《安世房中歌》这样唱道:“大孝备矣,休德昭清。高张四县,乐充官庭。芬树羽林,云景杳冥,金支秀华,庶旄翠旌。”《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中也记载了天子出行、郊祀时“羽盖华蚤”,“翠羽盖黄里,所谓黄屋车也”,“树翠羽为盖,如云龙矣。”

羽葆盖车,说白了就是天子銮舆,汉朝对太后、皇后、太子、诸侯所乘车辆有明确规定,除了皇帝之外,任何人都不能乘坐“羽葆盖车”:“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盖;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轓;中二千石以上右騑,三百石以上皂布盖,千石以上皂缯覆盖,二百石以下白布盖;贾人(商人)不得乘马车。”

刘备没有当涿县街头霸王的时候,靠织席贩履维持生计,属于商人中最基层的小摊贩,别说马车,就是牛车也坐不上,他想做天子的羽葆盖车,要是被督邮、县尉知道了,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抓人。

刘备要乘坐“羽葆盖车”,在当时就是灭门之罪,诸葛亮可能不知道刘备有此野心,但是刘备跟他说的一番话,却让他了解了刘备的终极目标:“欲信(伸)大义于天下”就是做皇帝应该做而没有能力做成的事情。

刘备的暗示,诸葛亮当然听得懂,于是他给刘备画了一张大饼,至于那张大饼是怎么画的,读者诸君有半数以上都会背《隆中对》,笔者再复述就是班门弄斧,所以咱们还是来看看诸葛亮的最后一句话,在名家之弟子刘备听来,有何深刻内涵。

诸葛亮显然是没打算让刘备坐着羽葆盖车称帝,而是让他称王称霸,这种事情,春秋时期至少已经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做过了,卧薪尝胆的勾践好像也做过。

在春秋时期,天子式微,执牛耳者为会盟霸主,天子的代表只是列席并承认某位霸主的主导地位而已。“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非曹操首创,毛玠当时给曹操的建议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句话出自《春秋》中的“尊天子以令诸侯”。

实事求是地说,夏商周三朝的天子,实际也就是部落或诸侯联盟的“共主”,自己并没有多大地盘,兵力也没有诸侯加起来多,甚至过滤酒用的苞茅也要诸侯贡献——天子的地盘并不产出这些东西,如果诸侯怠慢,天子就只能“浊酒一杯家万里”了。

西周的时候还好,东周的时候,天子就很悲催了,这就跟西汉和东汉一样,东汉末年,诸侯都不太把皇帝放在眼里了:曹操、袁绍、孙坚、刘表、刘璋、张鲁、公孙瓒、陶谦,都把自己管辖的地盘当成了私有财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给刘协打个报告就行了,才不管不管批不批准呢。

这些诸侯或者割据军阀,之所以肆无忌惮,就是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一时间谁也消灭不了谁,如果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强势诸侯出现,大家就会变得乖一点,对天子也会保持面子上的尊敬——要没有曹操,刘协就得饿饭,这说明诸侯连赋税也不上缴了。

曹操审时度势,当了大家都不太承认的霸主,并引发了一系列战争,大汉天子连劝架的资格都没有。

诸葛亮让刘备成就霸业代天子行使权力,说白了就是取代曹操的位置而不问天子九鼎放在了哪里,这也是对汉室江山社稷的一种保护——曹丕篡汉而建魏,如果刘备取代刘协,汉仍然是汉,只不过是变“东汉”为“季汉”而已。

与鲁肃相比,诸葛亮还算厚道的:鲁肃给孙权画的蓝图,是把大汉天子刘协抛在一边,自己建号称帝。

我们不能说诸葛亮帮刘备成就霸业就是“篡汉”,因为刘备也是“汉室宗亲”,就是他当了皇帝,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并不违背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白马之盟”。

刘备想称帝,诸葛亮只想让他当曹操,两个人各退一步:刘备占据西川和部分汉中之地后,自称汉中王、大司马的时候,也给大汉天子刘协打了报告:“……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刘备和诸葛亮都承认这是矫诏僭越之举,并承诺消灭曹操之后把权力还给皇帝,至于最后会不会还,那就是只有刘备和诸葛亮心里清楚了。

刘备自封汉中王、大司马,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曹操从奉天子以令不臣到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跟春秋霸主学的。刘备如果灭了曹操而成为霸主,他是安居王位还是退隐林泉?如果再闹出一个“衣带诏事件”,刘备又该如何应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xw/146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