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书文学创作出版经验交流会在京举

9月19日,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系列重要活动之一——“‘中国好书’文学创作出版经验交流会”在十月文学院举办。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国好书”评委代表徐德霞,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副处长陈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读书》栏目导演张梦喆等。出席本次会议的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有:李红强、韩敬群、毕胜、张懿、张晓楠、刘凯军、赵彤等。此次“中国好书”文学创作出版经验交流会在线上线下同时召开,全国余家出版社近人参与线上观看。会议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主持。国内文艺出版社、少儿出版社代表从各自的出版工作实践出发,结合出版成果,总结并分享了各家出版社打造精品图书的宝贵经验。李敬泽、徐德霞、徐剑、李东华等专家、作家也对文艺创作与好书出版做了精彩发言。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杨芳做了总结讲话。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谈到“中国好书”的意义时说,在浩如烟海的书中,能够得到一个舟楫,让读者知道好的东西在哪里,好的东西有哪些,这是“中国好书”现在最大的一个功德,最大的一个效应。在新的时代要求下认真地思考我们怎么样做一个中国好作者,怎么样做一个中国好编辑,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问题,需要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做出新的回答。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说,“中国好书”已经成为出版业界的重要品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入选“中国好书”年度4种、月度8种。能入选“中国好书”,靠的是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坚持出好书、坚持原创性、坚持专业性、尊重市场规律。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曾有《云中记》《北上》等9种图书入选“中国好书”。总编辑韩敬群认为好书应该是内容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均完美的书。韩敬群强调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具体的艺术生产过程中,需要我们秉承毫发无遗憾、打磨出精品的职业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近年推出了《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好书”。该社社长毕胜通过线上视频详细分享了该社的三个出版经验:一是做好中国好书的极早谋划;二是抓好导向性,筑牢中国好书的内容地基;三是聚焦出圈层创新中国好书的融合性。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在线分享了出版体会:扎根本土资源,抓住身边的好内容。花城出版社的一批图书都是中国故事中的广东故事,也都是广东的作家所创作,这类图书有年度好书《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等。花城出版社在编辑队伍的建设上也做足了工作,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企业。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近年出版了《点亮小橘灯》等“中国好书”。总编辑张晓楠说,对于少儿出版来说,好书的初心是八个字,“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其中更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xw/14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