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过白日见鬼刘改之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别开生面的“见鬼”词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里,有一位独臂大侠,姓杨名过字改之。而在南宋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位大侠,同样名过字改之,他就是文侠刘过。

因为志趣相投,刘过与辛弃疾的关系非常要好,而关于他与辛弃疾的相交,还有这么几段有趣的故事。

其中一个故事讲,辛弃疾担任浙东安抚使的时候,一介布衣的刘过想要拜访他,却始终找不到机会。正好刘过的两位朋友在辛弃疾手下任职,两人就给刘过出主意,让他进门的时候大声喧哗,就可以引起辛弃疾的注意了。

这天,辛弃疾正在喝羊肉汤,忽然听到门外一阵喧哗,不禁有些生气。刘过的两位朋友便趁机介绍说:“此人名叫刘过,是个善于赋诗的豪杰。您不妨见见他。”辛弃疾听说此人能写诗,当下便饶有兴致地将他请了进来。

当时正是冬天,刘过在外头冻了好久,一进门就向辛弃疾讨杯酒暖暖身子。喝酒时,刘过手一抖,有几滴酒就洒在了身上。辛弃疾见此情景,当即以“流”为韵,命刘过写一首应景的诗。

刘过早就看见辛弃疾在喝肉汤,当即朗声吟道:“拔毫已付管城子,烂胃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撙(zǔn)俎伴风流。”辛弃疾见此人如此才思敏捷,当即回嗔作喜,还把羊肉汤分给他喝。两人就这么结成了好朋友。

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也是辛弃疾让刘过赋诗,时令也是冬天,但场景有所不同。当时,辛弃疾在京口的多景楼设宴,刘过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也去赴宴,面对这么一个不请自来的穷酸书生,辛弃疾心中自然有些不快,便令刘过以“难”字为韵咏雪,想让他当众出丑。

谁知刘过张嘴就来:“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交访戴难。”访戴,用的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雪夜访友的典故,言下之意,我刘过冒着大雪专程来拜访您,您难道要因为我的贫贱拒绝我吗?

辛弃疾当然不是势利眼,眼见刘过如此有才,便和他结成了莫逆之交。

这两个版本的故事都说刘过主动访辛,两人因诗相交,但最接近事实真相的另一个版本,却说是辛弃疾召见刘过,被后者的一首词打动。之所以说这个版本最为靠谱,是因为它出自辛刘两人共同的好朋友岳珂笔下。

在岳珂的记载里,辛弃疾早就听说了刘过的大名,便派人召他前来相见。恰好刘过当时有事走不开,得迟到几天,于是他就写了一首《沁园春》,戏谑地向辛弃疾解释自己来不了的原因: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苏公等,驾勒吾回。波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诸人者,都掉头不顾,只管传杯。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看纵横一涧,东西水绕,两山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疏影,只可孤山先探梅。蓬莱阁,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辛弃疾一读此词大喜过望,之后不仅热情款待了刘过,还送给他一大笔钱。刘过的好友岳珂知道了这件事,开玩笑说:“词倒是写得不错,但你得了这样‘白日见鬼’病,要拿什么药治好你呢!”

原来,刘过在这首词中写,唐代的白居易、北宋的苏轼、林逋都留他在杭州多玩一会儿,他感到盛情难却,只好迟些再去找辛弃疾。他提到的这些人都去世多年了,可不就是“白日见鬼”、鬼话连篇嘛!

黄金白璧赠知音

辛、刘两人都是豪放之士,人们对两人交往的记载,也颇有几分江湖豪情。前面说,辛弃疾因为一首词极为器重刘过,送给他一大笔钱,但刘过生性乐交好施,没过多久就把钱花得一干二净。

这天,刘过收到了母亲生病的消息,急于回乡探望,但一摸口袋,已经没有足够的钱作为盘缠了。虽说朋友有通财之义,但前不久才从辛弃疾那里收下一大笔钱,现在又要张口,刘过不免有些不好意思。这事儿被辛弃疾知道了,他也有心相助,却并不说破。

有天晚上,两人微服去酒楼饮酒,正好遇见辛弃疾属下的一个都吏在包场请客。这个小官不认识辛弃疾,眼见两人平平无奇,就大摆威风,吩咐随从要把他们赶出去。

要放在平时,依着辛弃疾的火爆脾气,肯定会当场发作,狠狠教训这个有眼无珠的小人。但他心念一转,突然有了别的打算,和刘过相视一笑就转身离开了。

当天夜里,辛弃疾以有机密要事为由,点名要这个都吏来见。都吏刚刚结束宴会,正喝得醉醺醺的,自然来不了,醒来之后听说顶头上司有事召见,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火急火燎地就赶去请罪。可想而知,当他看清堂上坐着的就是被他赶走的客人时,一颗心自然是降到了谷底。

辛弃疾借题发挥,要严惩都吏玩忽职守之罪,任他百般求情,辛弃疾都不肯饶恕。无计可施的都吏听说辛弃疾的好友刘过缺钱,便咬咬牙,拿出五千缗(mín)钱(一缗钱是文),说是要为刘过的母亲祝寿。

当时,辛弃疾一个月的俸禄才不过百缗,五千缗钱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但辛弃疾仍然不肯答应,狮子大开口地要求都吏把这笔“祝寿”的钱翻倍。都吏虽然心如刀割,却只能乖乖掏钱消灾,辛弃疾这才放他一马。

到刘过辞行时,辛弃疾将这万缗钱如数交给了刘过,知道他平时花钱没有节制,还反复叮嘱他务必妥善取用。眼见辛弃疾如此对待自己,刘过自然大为感动,当即作了一首《念奴娇》相赠: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jū)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这首词既有知音相交的深情,也有怀才不遇的愤慨,语句粗犷而俊朗有致,感人至深。“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一句,于疏狂之中见交情,更是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唐朝诗人武元衡在诗中写道:“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的确,对于真正的豪杰来说,最重要的是意趣相投、交情真挚,哪里会在意钱财这样的身外之物呢!

一首词带火一个词牌

在上面提到的故事和词作里,刘过向我们展示了他狂放不羁的一面。事实上,他的词风被后人概括为“狂逸俊致”,既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清新俊雅的一面。

比如这首《唐多令》,就很能反映刘过的词风: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首词也是登临之作,开头写登楼所见之景,略加点染后便引出回忆,字里行间,满是喟叹;到了下阕则纯然写情,感叹时事,深沉凄凉。结尾一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更是哀戚无穷,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刘过作此词时,当时主政的韩侂(tuō)胄(zhòu)正在谋划北伐,按理说,极力主张抗金的刘过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担忧。因为韩侂胄此行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收复失地,而是想要给自己脸上贴金,因此各方面的准备也比较仓促。“旧江山浑是新愁”一句,既有江山分裂之旧愁,也添了担心北伐失败的新愁。

然而,一介布衣的刘过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能像这样,将无限的忧虑寄托于一曲悲歌之中了。

在刘过写这首词之前,《唐多令》这个词牌非常少见,很少有人去填,而在刘过的这首词被广为传唱之后,这个词牌突然变得无比热门。因此有人说,刘过仅凭一首词就带火了一个词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xw/141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