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公益扶贫之路蜜蜂的小翅膀,托起
编者按:经过8年持续奋斗,中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造了一个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这段波澜壮阔的画卷中,金科积极参与、奋发作为,走在民营企业决战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先后主动投入5.38亿元开展脱贫工作,并在实践中探索出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为回顾这段美好历程、记录公司参与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我们特别推出“金科公益扶贫之路”专栏。今天,我们推出本栏目第①期文章——蜜蜂的小翅膀,托起乡村振兴的大梦想。
蜂蜜香甜满山乡,吸引四方游客来。
在重庆革命老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中益乡坪坝村、华溪村、金花村等地,每到春天,芳草茵茵,绿树丛丛,脆李、脆桃、栀子、前胡、辛夷花开满田野山岗,处处蜜蜂振翅,嗡嗡鸣唱。微风中,一股股甜蜜的清香从田野村庄飘逸出来,让来来往往的游客闻之心醉。这甜蜜的滋味,来自金科在中益乡打造的“中华蜜蜂小镇”。
01.
以蜂蜜产业为龙头
变“输血”为“造血”
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金科在扶贫上瞄准“精准”二字,根据石柱等贫困区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多个精准扶贫方略,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用产业扶贫就地带动产业发展,进而以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带动当地群众和贫困人口就地分红、就地就业、就地创收增收,拔掉穷根,走向致富。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中益乡山高坡陡、土地零碎,不适宜规模化发展农业,但这里海拔-米,森林覆盖率达59.85%,林木覆盖率达88%,生态条件优良,是石柱县唯一被重庆市林业局命名的“林业特色乡镇”。境内气候温和,野生草本、木本蜜源植物丰富,是中蜂生长的天堂,非常适合发展中蜂产业。特别是森林中盛产黄连等优质中药材,独有的黄连花粉的加入,形成了石柱土蜂蜜略带苦味的独特口感。经检测,石柱土蜂蜜所含氨基酸中,有好几种无法靠人工合成的抗衰老成分。早在一百多年前,中益乡出产的“百花蜜”就远近闻名。不过,这里的群众在过去却“守着金山银山要饭吃”,平坝村村民向大中以前就是这样一个贫困户。向大中和妻子邹小珍识字不多,没有技能傍身,仅靠种植传统的玉米、土豆等“三大坨”,喂猪喂鸡维持生计,一家人穿衣吃饭和孩子读书的花费,让他时常捉襟见肘,不得不长期外出打工。为了修房子,还背了一身债,日子过得分外艰难。“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要为当地找到持续增收的渠道,也就是要找准当地优势,进行产业培育,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这是金科实施精准扶贫的新思考。按照这个原则,金科在年8月与石柱县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开发中益乡的中华蜜蜂小镇项目,助力石柱县中益乡打造自己的“造血”产业。根据协议,金科从两个方面做大做强蜜蜂产业。一是蜂蜜产品。金科联合中益乡党委、政府和蜂蜜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因地制宜发展蜜源植物、扩大中蜂养殖规模、推进蜂蜜产品研发及深加工等,构建“花卉种植+中蜂养殖+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二是发展文旅产业。金科与石柱农旅,秉承“用蜜蜂的小翅膀托起乡村振兴的大梦想”,依托地理优势,整合全乡资源,以资源为资本,变资本为产业,围绕蜂种保护、蜜源培植、标准制定、品牌塑造、文化增值,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了中蜂科普馆、蜜蜂文化馆、蜜蜂主题游乐园等一批文旅项目,加上土家风情大湾民宿、智慧农场等乡村旅游景点,通过农业与旅游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让中蜂产业通过“接二连三”实现提质增效,让农户吃上“旅游饭”、“文化饭”,创建企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02.
"金科+龙头企业+贫困户"带动蜂农有效增收在中益乡境内,金科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新布局,支持当地开发了兼具一定蜜源的经果林3亩、中药材亩,结合退耕还林、森林抚育,新培植蜜源2万亩。上述两个项目,金科联合投资1亿元,但项目产生的所有收益,金科表示将不会带走一分。产业公司享受的政策红利和补贴,金科也分文不取,全部留在企业用于发展。5年后的分红收益,50%作为企业的滚动资金,30%作为企业的发展资金,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剩余20%作为兜底脱贫资金,用于丧失劳动力和孤寡老人等深度贫困家庭的兜底帮扶。金科采用“金科+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由合资公司与村集体(合作社)或者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种植(养殖)、协议收购等方式,使中蜂养殖保持在0群以上,带动了户蜂农有效增收,向大中就是其中一个受益者。为了提高蜂蜜质量,让蜂农增加更多的收入,金科还整合中国养蜂学会、市畜科院等技术力量,在华溪村、全兴村等培育星级生态养蜂户,打造特色高品质蜂蜜。分别建设蜜蜂加工净化车间,标准化、规范化加工中益乡以及周边乡镇甚至于全县的蜂蜜,形成蜂蜜产品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还积极申请扶贫产品认证,进一步提升扶贫产品标准化水平,而且严选提档,使蜂蜜产品作为标准化扶贫产品之一,逐步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目前,金科整合各方资源和市场渠道,做大做强了“三峡蜜罐”、“华溪村”等蜂蜜品牌。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开发了一个蜂群认购溯源系统,让客户对自己认购的蜂群进行视频远程监控,对蜂蜜质量、品质适时把关,更可以亲身体验到采蜜的乐趣。同时,让蜂蜜产品进入了淘宝、京东电商平台,把中益土蜂蜜卖到了全国各地、卖出了好价钱,让中蜂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板块、稳定脱贫的重要支撑。在金科的帮助下,向大中和许多村民一样,以土地入股,并参加了由金科和农旅组织的技能培训,购置设备,养起了中华蜜蜂,又种植黄连、黄精等中药材,一年可增收5万多元。在金科动员下,向大忠还和村民一起加入了“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向银行提交了5万元的贷款申请。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提交资料的3天后,银行就将5万元小额贷款发放下来,还在利率上对他实行下浮10%的优惠。他和妻子拿着这笔钱对自家房子进行了维修改造,按土家民宿风情标准进行装饰装修,墙壁的颜色采用蜡黄的蜂蜜色,就像沉浸在香甜的蜂蜜里。向大忠还给自家的农家乐取了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名字——“飘香里”。03.
小蜜蜂托起更大更幸福的梦想4年来,金科在石柱县累计投入万元,打造产业扶贫项目3个,中益乡的“蜜蜂小镇”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中益乡全乡有中蜂种群良繁场1个,带动户群众养殖中蜂0群,30群以上规模养殖户37户,年产蜂蜜20吨,产值万元,正在逐步扩大规模至群。新培植脆红李、脆桃、栀子、前胡、辛夷花等蜜源植物1万亩,正在规划配合景观设计培植近亩日本晚樱、红叶李等蜜源植物。金科还出资在华溪村打造了以展示蜜蜂世界、蜜蜂文化、养蜂机具、蜂产品等为主要内容的蜜蜂博览文化馆和蜜蜂文化广场,成为了当地一个颇具人气的旅游景点。昔日像向大中一样贫困的村民们,如今不仅搞种植、养蜂,而且大都在中华蜜蜂科普馆、蜜蜂文化馆、蜜蜂主题游乐园、中华蜜蜂谷以及相关的设施如旅游接待中心、农家乐、酒店、幼儿园等就地就业,收入大大增加。向大中就是既养蜂、种植药材,又在中华蜂蜜科普馆打工,还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多管齐下,很快就甩掉了“穷帽子”,还完了过去修房子借下的15万元债务。“算上种药材、开农家乐,偶尔去乡里打点工,年我一个人就挣了七八万!”向大忠笑得很开怀,他说,自己的生活发生了不小的改变:“脱贫以前,一年难得吃几回猪肉,现在几乎天天都可以吃肉,红烧肉、回锅肉、花菜炒腊肉……每天换起花样吃。以前一年到头手里都紧巴巴的,现在不但不愁吃穿,还有了零用钱,过年还买了新衣服。”他指着以前老房子照片,感慨地说:“穷怕了,保存着这些照片,就是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在的好日子,要过好日子必须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了更好地发展,趁着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向大中对自家的农家乐进行了改造升级,每间房里都配置了卫生间。“现在11个房间可以同时接待20多个客人,把环境搞好一点大家更愿意来。”向大中说,希望新的一年多挣点钱,供孩子读书,希望娃的路能走得更远。他眼里流露出充满希望的神情:“现在,我每天早上起来,都喝一杯自己家乡出产的蜂蜜水,开启美好的一天。”“先吃黄连苦、后享蜂蜜甜”。在金科的带动下,当地群众就像勤劳的蜜蜂一样,守护着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今后,金科还将按照“以蜜蜂脱贫、用蜜蜂致富”的发展思路,持续巩固中益乡的蜜蜂产业基础,深入挖掘蜜蜂文化,打造一批蜂旅融合的拳头旅游产品,让蜜蜂的小翅膀托起山乡群众更大更远更幸福的梦想。
“金科公益扶贫之路”专栏往期回顾:金科《美邻》特刊发布,看见公益扶贫路上的美好力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xw/1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