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社科重走钱塘江诗路,踏访桐洲吉祥
10月19日上午,富阳区社科联邀请诗人、作家重走钱塘江诗路,踏访桐洲吉祥寺旧址。
年,富阳区社科联重点组织四大活动:社科有约、社科有卷、社科有研、社科有料。社科有约通过邀请社科类专家学者采风、研究、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重点工作做宣传、搞研究,形成诗文、论文、视频、音频等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本次社科有约活动,富阳区社科联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蒋立波、区党史研究工作者吕克、红色报刊史料研究专家谢华等几位作家学者,在新桐乡宣传干部李彤等陪同下,踏访吉祥寺旧址,寻访新桐乡诗路,感受桐洲岛独特的人文景观。
吉祥寺始建于五代十国期间
谢华说,据资料记载,桐洲岛晋代以前,岛上就已有人定居,尔后陆续有居民迁入,逐渐形成以姓氏为名的孙家、俞家、董家、赵家、陈家、王家、徐家、罗家自然村。迁者来自各地,范围甚广,延续至今。
晚唐至后晋这一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桐洲岛及周边,建立华林寺、长乐寺、净土寺、众善院、广法院、吉祥寺等。
晋天福二年(年)四月,钱元瓘进封吴越国王,他是吴越第二位国君,钱镠的第七子。
钱元瓘执政时间虽然短暂,但他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不亚于其父吴越武肃王钱镠。按照其父的宗教思想倡导佛教,治理吴越国。“创佛寺于布金之地”,以资其父“冥福”,其在位十年间,新建寺院73所。其时的吉祥寺建立,最能表达钱元瓘的崇佛目的。
纯一禅师是吉祥寺首任驻锡禅僧
在吉祥寺旧址处,谢华说,纯一禅师是吉祥寺首任驻锡禅僧。纯一禅师原名全付,商估之子。随父至洪州,闻禅会之盛,遂出家。寻至宜春仰山,参嗣南塔光涌。初住庐陵应国禅院。后归浙,钱元瓘礼重之,赐号纯一禅师。
?
天福二年,全付从越州云峰山清化院至桐洲岛新创建的吉祥寺,诏以居之,命其首任驻锡禅僧,并“赐衣衾钵器,有加礼焉”,还再遣使“锡以紫袈裟”,吴越禅学自此而兴。
从吉祥寺之兴建,我们可看出钱元瓘统治期间,吴越与五代政治关系微妙之改变。
吉祥寺昔日香火鼎盛
谢华介绍说,桐洲吉祥寺,《桐庐县志》有记载:“在定安乡,距县四十里,晋天福间建。”(明代,桐庐县的行政规划为11乡44里,定安乡下辖桐洲里等5里)时为三进院,进门上方设韦陀菩萨,后进供观音菩萨像,天井两旁左设练经房,右居室等。遗址位于今天的桐洲岛上江洲村孙家自然村西边,距离富春江只有二三十米。
《桐洲孙氏宗谱》隐约记录着:当年为修建吉祥寺,寺僧排着队,把一块块砖瓦手过手递送到吉祥寺。可以想象当初建寺时的壮观气势。现在的地爿里及周边的民居等地方当初都曾是吉祥寺内的建筑范围。
宋熙宁中(—),吉祥寺始建轮藏,据说轮藏非常灵验,因此香火十分旺盛。
年后,吉祥寺慢慢湮灭,直至无影无踪。如今,只有那圆雕十六罗汉仍有幸保存下来至富阳区博物馆内。
吉祥寺旧址周边的居民孙学仁说,他今年76岁,六七岁的时候,他还到吉祥寺玩过,后来寺庙因各种原因被毁了,他家周围以前还能见到吉祥寺留存下来的石狮、石头罗汉,不知道现在这些旧物到哪里去了。
接下来,富阳区社科联将根据作家们的采风作品进行研讨,以更好地宣传桐洲岛,让更多的人了解桐洲岛的人文历史。
来源:富阳区社科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tw/1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