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刘涛也鸡娃幼升小就开始抢跑教育焦虑
《陪你一起长大》一开播,每分钟都奔着热搜而去,涵盖了教育政策、幼升小、学区房、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等热门话题。
刘涛饰演的是一位金牌设计师,一直忙于工作,儿子一直都是保姆带大。
但是在幼儿园表演晚会上,别的孩子弹钢琴、跳舞、背古诗,还有1分钟还原魔方,而刘涛的儿子,穿着一身西服,在舞台上表演翻跟斗。
全场父母哈哈大笑,作为职场精英的刘涛彻底坐不住了,从佛系妈妈摇身一变鸡血妈妈。
一下子帮儿子制定拼音、认字、自然拼读、加减法等在内的学习计划,并且亲自辅导孩子。
但是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刘涛,在辅导儿子学习的时,发现他连自己的名字都读不对,开始大吼大叫。
尤其是孩子爸爸说:“咱们儿子才大班,不着急,慢慢来!”
刘涛彻底发飙了,怒怼:“别人家的孩子不是踩风火轮,就是踩滑板车,咱家是自带刹车系统么?你天天让他慢慢慢!”
刘涛的焦虑,可能是每一位即将面临幼升小家长的痛。
幼升小,对孩子来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的确很关键,但是真的是需要鸡血么?
不尽然。
说到幼升小,大部分父母可能会认为在孩子大班做些准备,或者在大班毕业的暑假学点知识就可以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在短期内可以完成,但是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是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因为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比如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从听阅读、图画阅读、文字符号阅读逐步培养起来,而培养这一能力的关键期就在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从表面上看,幼升小主要体现在大班到入学阶段,实际上很多准备工作是贯穿在入学前后过程中。
中班:初步准备
这个阶段也就是幼儿园中班,孩子各方面都发展的很快,所有我们需要对其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主要有两个方面:
1.给孩子立规矩。
中班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有了萌芽,处于自我意识的建构过程中,父母需要给孩子建立最基本的规则。对孩子来说,规则就是界限,就是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比如:
1)粗野的行为不能有,要习惯说礼貌用语:“叔叔/阿姨好!”“谢谢”“不客气”“对不起”等。
2)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如阅读区读过的书要放回去,家里玩具玩完后要收纳。
3)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有需要时要经得别人同意:学会说“我可以看/玩一下……吗?”
4)玩具谁先拿到谁先玩,后来者必须等待。
2.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沟通表达力是孩子入学很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小学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tw/1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