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幼升小衔接不好,将导致孩子ld
广州市公办小学的正式报名5月初就要开始了,除了找一家合适的学校(关于这方面内容可以戳、这两篇内容进行查看),家有适龄学童的父母其实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比如幼儿园的教育和小学教育有哪些不同,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会经历哪些不适应,心理上有哪些变化,家长们要如何引领孩子解决这些问题……在小朋友升入小学后,也许这些问题都会接踵而至。
上周五,教育专家刘一黎老师走进建设大马路幼儿园,以“如何有效促进幼小衔接”为主题为大马路幼儿园的家长们上了一堂宝贵的亲子教育讲座。随后,e家君也咨询了刘老师,为大家解决下面的烦恼。
刘一黎老师亲子家庭教育策略专家、青少年儿童成长心理专家;香港和谐心态(国际)学会主席;广东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会员;美国实用行为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关工委全国社区关爱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孩子幼升小会面临什么转变?
从幼儿园进小学,最明显的不同是上学学习以及做功课这两个方面。学习任务方面跟幼儿园有巨大的差异,小学的教学任务非常明确,有几题就是几题,这种明确的学习任务,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让我们的孩子难以接受,需要我们的小朋友去适应、去熟悉。
幼升小孩子面临的问题很多,包括环境、规则、人群、任务、纪律、制度等等,这都需要孩子有一个转变的过程,需要家长做很多提前的准备。
在小学开学之前,需要家长有潜移默化、由浅至深,先告知、再训练,让孩子逐渐接近这个真实的情况。
幼升小是孩子人生首次最大的挑战,衔接不好会导致“边缘化”!
孩子在幼儿园这个阶段,主要是生活、照料、玩乐游戏等内容,环境比较宽松,老师对孩子不会太严谨,能够让孩子参与的就参与,不强调标准化和一致性。所以幼儿园的孩子比较容易适应从浅到深,逐步适应。但小学则不同。
如果没能够顺利渡过幼小衔接的阶段,这些孩子容易走向边缘化。比如说不接受新的环境、很难融入新的人群、很难接受新的规则、很难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任务、作业,慢慢的这些孩子就会滑向人群边缘、落后的地步。
有可能从一年级开始,逐渐走向边缘,被老师批评、处罚,被同学们看不起。这会打击孩子们的自尊心,很有可能从此就难以进入良好的行列中,甚至可能影响今后的学习和发展。
要顺利衔接幼升小,家长该怎么做?
面对孩子幼小衔接的阶段,家长要做的事情很多。
1多带孩子参观新学校首先建议要多带孩子参观新的学校场地、设施,让孩子对这些场地硬件有个初步的印象,有助于帮助孩子理解和融入新的学校。
2为孩子举行幼升小庆祝仪式幼儿园或小学在学期或年级结束的时候,会举行结束的典礼,而比较少举行开头的庆祝仪式。其实开头的仪式是很重要,在这个仪式里面,可以让孩子去表决心、讲期待、许诺言。
在仪式上,家长可以和孩子谈论小时候自己读书时候的趣事和糗事,分析学校里面的具体问题和困难;谈论怎么去面对和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讨论孩子当前的优势和弱势,都要和孩子有这样充分的交流和探讨,同时也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心和信念。
3帮助孩子树立时间、纪律等观念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要多训练孩子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以及树立时间、纪律观念,树立奋斗、赶超的目标和进取的心理。
帮助他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创建好基础能力和素质,这个对于进入小学读书之前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4培育小朋友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有了这两个素质,读书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同时,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成长的参照坐标,比如什么时候做、为什么做、怎么样去做。一个是目的性,一个是方法论,这些都要帮孩子找到并建立起来。
5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科目的不同性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开始有学习方面的任务,建议在孩子开始学习各个科目之前,帮助孩子建立对不同科目的不同性质和学习方法的认识。比如说语数英这三科和美术音乐体育等科目,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6家长要注意与孩子保持顺畅的沟通孩子在幼升小的阶段,因为面对全新的东西,很多东西不适用不了解,有很多困难和困惑。在这个阶段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交流,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经常强调家长和孩子先做好朋友,因为好朋友才可以言无不尽、知无不言。
有的孩子刚进入学校,会有做噩梦、会哭、失眠或有暴力行为,都是有可能的。其实这些都是孩子不适应的反映。
面对这些反应,家长首先不要着急。面对转折期,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朋友,都会有不适应的阶段。孩子正是带着问题、带着失败挫折,一步步走向成长和成功,这些都是正常的。
家长要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给孩子潜移默化地提供方法支援,这同时还会让孩子有效地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通过你提供的方法,一步步去摸索适应自己的道路,这样孩子的发展就会比较平稳和踏实。
最后,刘老师送给家长们一段话:
“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启蒙导师,就必须肩负这样的责任:理解孩子的感受,分析他形成负面状态的原因,提供现身说法的策略,从旁协助他走出来。只要家长本着科学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帮助孩子,才能实现孩子积极主动的发展。
”小e在这也希望大家能如刘老师所说,与孩子成为更好的朋友。
想更多地了解建设街、了解e家君,欢迎添加e家君()为好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tw/12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