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台镇中心幼儿园清明节放假通知及温馨小提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祀、扫墓和缅怀先烈的日子。遵照上级通知精神,我园“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3日—4月5日(本周六—下周一),4月6日(下周二)照常上课,一共放假3天。

温馨小提示

1.文明低碳祭扫,谨防森林火灾。推行通过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家庭追思等低碳环保祭扫方式,扫墓时遵守有关森林防火规定,谨防发生火灾。

2.加强外出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若带幼儿走亲访友、外出旅游等一定要有成人监护与照顾,遵守交通规则,以防走失。

3.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饮食、睡眠要有规律,注意幼儿饮食卫生,适当加强幼儿体育锻炼。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春游、放风筝等,一起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在活跃孩子身心的同时,也开阔了孩子视野,增进了亲子感情。

4.加强传染病和疫情防控。春季是各类传染病易发时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以防感染。督促幼儿多喝水,饭前、便后要洗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疫情期间,仍需谨慎出行,在公共区域,须全程戴好口罩,勤洗手。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春游、放风筝,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孩子一起去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在活跃孩子身心的同时,开阔孩子视野,增进亲子感情。

清明由来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习俗

1.按习俗,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墓前,再讲纸钱焚化,为坟墓培新土,折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并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2.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4.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二是插柳戴柳以辟邪;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5.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能携起手来,共同度过一个绿色、文明、平安的清明节。

图文:朱小芳

审核:林翠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tw/1077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