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弃江山,只为博得美人一笑究竟是美色误
称霸一时的周王朝,为何会走向衰败?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下意识地就会想到“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年,周幽王继位。周幽王继位的第二年,周王朝便遭遇到了多起严重的自然灾害。西周都城镐京发生地震,并引发泾、渭、洛三条河川发生震动,同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岐山发生崩塌。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诗经·小雅》中周王朝一位大夫所作的政治抒情诗《十月之交》中对这场地震的描述。
而这几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当时电闪雷鸣,引起人的恐慌。百川大河奔涌翻腾,一座座高山也尽数崩塌,高崖变成了深谷,深谷却又变成了高山。由此可见,这场地震带来的灾害是多么严重的,对当时人民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的。
按理说国家遭遇了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君王理应与万民同在、重建家园,但是周幽王面对如此不堪的局面,不仅不励精图治,反而迷上了一个叫褒姒的绝色佳人。
一日,周幽王视朝,歧山守臣申奏:“泾、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周幽王却笑着说:“山崩地震,此乃常事,何必告朕。”遂退朝还宫。而赵叔带怀着忠义之心,屡屡想向周幽王进谏,却未得其便。
又过了数日,歧山jiuj章申奏说:“三川俱竭,歧山复崩,压坏民居无数。”周幽王全然不管不顾,却依旧命令左右访求美色,以充实后宫。
见此,赵叔带便上表,谏曰:“山崩川竭,其象为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国家不样之兆。况歧山为王业的基础,一旦崩颓,绝非小事。今请君王勤政恤民,求贤辅政,还有希望消弭天变。怎能不访贤才而访女色呢?”
而虢石父却上奏说:“国朝丰镐,千秋万岁。歧山如已弃之履,有何关系?赵叔带很久就有怠慢君王之心,如今借故谤讪,望吾王详察。”周幽王听后便说:“石父之言是也。”遂将赵叔带免官,赶回乡下老家。
周幽王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大臣褒珦的不满。褒珦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牢狱,直到其子将玉人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这才开释褒响。
此后,周幽王不顾朝政大事、国计民生,成日里绞尽脑汁想要博得美人一笑,整日“殚精竭虑”,从此君王不早朝。
虽然周幽王一门心思地想博美人笑,但是褒姒却并未给周幽王面子。褒姒虽如花似玉,但内心却冷若冰霜,始终没有对周幽王展露过笑颜,正当周幽王绞尽脑汁地寻找对策时,贪财好利、擅长迎合的大臣虢石父及时为周幽王想出了一个十分荒唐的办法——烽火戏诸侯。
虢石父对周幽王说:“夙昔为了预防西戎侵占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制作了二十多座狼烟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狼烟来,让相近的诸侯瞧见,好发兵来救。而现在天下升平,狼烟台早就没了当初的用途。不如我们把狼烟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戎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必然就会开怀大笑。”
周幽王眯着眼睛,鼓掌称好。当晚狼烟一点起来,漫天全是火光。诸侯们看见了狼烟,赶忙带着戎马去救援,不曾想,他们却连一个敌人也没瞥见,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响,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烽火戏诸侯这个计划果然成功了。看着从各地星夜奔波,赶来勤王救驾的诸侯们人喊马嘶、劳师动众的模样,褒姒居然真的展颜一笑,周幽王大悦,他重赏虢石父,却全然不顾真相大白后愤怒和气恼的诸侯们,只叫人去对诸侯们说:“辛苦了列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
“为博褒姒笑,烽火戏诸侯”也就此流传了下来,而此次事件当然也就成了后来的烽火尽燃,不见诸侯援的导火索。
数年之后,褒姒诞下一子,名曰伯服。爱屋及乌的周幽王,居然将原来的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全部废弃,想要褒姒和伯服取而代之,却忘了申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
当被废黜的消息传来时,申后大怒,奔回了父亲处哭诉自己的不幸。周幽王的权势本来就所剩无几,而申侯又护女心切,一怒之下,联合鄫国和犬戎向周幽王发起了进攻。
大兵压境,一时间男女老少的哭声震天,民众们慌乱地试图从犬戎的铁蹄下逃得性命,无力抵抗的周幽王燃起烽火台向诸侯求救。
镐京城外,骊山上的烽火台正在熊熊燃烧,滚滚浓烟缓缓的飘摇到远方,可诸侯们有了上次的教训后,却不敢再轻易相信,以为仍然是周幽王和褒姒的把戏,根本不予理睬,徒留下数个烽火台无助地矗立在寒风中。
面对着蜂拥而至的大军,周幽王瞠目结舌、手足无措。周王朝的首都镐京,这个天子所居住的中心之地,往日曾是一片欢乐祥和的和平景象,如今却陷入了战乱之中。这是公元前年的某一天,镐京沦陷,西周就此宣告灭亡。
犬戎攻占了镐京后,又掳掠了不计其数的人口和财物,然后退兵而去。数日之后,得到消息的各国诸侯才先后赶到镐京,可是此时已为时已晚。
周幽王和伯服死在了乱军之中,褒姒被犬戎掳走下落不明,后来在申侯、鄫侯的支持下,太子宜臼在申国即位称天子,是为周平王。
此时整个镐京以及周边的地区残破不堪、一片狼藉,完全没有能力防御犬戎的二次进攻,于是周平王决定向东迁都。
在晋国和郑国的支持下,周平王将镐京中劫后余生的王公贵族、贵重财物等搬迁到成周,并正式定都成周,史称“平王东迁”。
至此,周王朝由盛而衰。虽然周朝并没有同商朝一样被后起的诸侯取而代之,却也不再是统领周王朝的霸主,而是与诸侯相互制衡。
在各方诸侯的相互制衡、厮打混战中,产生了一个各不相让的新时代——春秋战国时代。
周王朝的衰败看似由褒姒引起,其实却不然。周幽王昏庸无道,不顾江山社稷、不曾体恤民生,面对忠臣的箴言,不听反厌。
都说美色误国,但千古流传下来的事实却是“盛世美人点缀,乱世美人顶罪”。而褒姒的展颜一笑也颇有争议,究竟是发自内心的开怀一笑,还是暗暗讥讽也未可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jji/1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