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热播剧为何偏爱宋朝

白癜风医院上海哪家好 http://m.39.net/news/a_6140856.html

随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和《清平乐》《鹤唳华亭》《大宋少年志》等古装剧的播出,在荧屏上缺席了多年的宋朝,这几年简直刷足了存在感。尤其是《知否》与《清平乐》以及年热播的《梦华录》,更是收视率与口碑双丰收,凭借考究的服装、造型与礼仪展现以及其对历史与文化细节的还原,获得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

在看到主创们的初心与满满诚意之余,屏幕前的观众们更是透过影像,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迷雾,跟着剧中人物一起领略大宋的风物之美。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服装、化妆精美,彰显传统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古装剧的大量播出,观众们可挑选的余地也多了起来,对影视剧的要求也提高不少。撇开剧情不说,一部剧最直观的莫过于剧中人物的着装打扮了,而能够原原本本地将历史风貌展现出来,是受到观众喜爱的关键之一。

在《梦华录》中,如果观众足够细心的话,能够从不少细节中看出其宋代背景。譬如宋代穿衣风格提倡的是低调有内涵,体现在服饰颜色上,更多凸显的是布匹原本的色调,而剧中人物常身着大袖衫,也是因为这种服饰在当时北宋的贵族中风靡一时,算是当朝流行单品。

宋赵佶《文会图》(局部)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剧中在处理细节时也格外仔细。一些观众曾发出疑问,为何在《梦华录》和《清平乐》中,同是大婚,新娘们穿的婚服却大相径庭?

在孙三娘与杜长风大婚时,新郎官身穿红色婚服,新娘则身披墨绿盛装,因为根据魏晋以来的风俗,非皇家女子出嫁基本着绿色服装,宋朝亦有“红男绿女”的说法,所以最终在主创人员的细心研究下,剧中呈现出有些别扭但又符合历史设定的婚礼服饰。

至于《清平乐》剧中,曹皇后所着嫁衣是红色,这是按照当时的皇家礼制来着装的。宋史《舆服志》有载,宋朝皇后的衣服基本分为四种:袆衣、鞠衣、礼衣、朱服。曹皇后在洞房身着的红色礼服正是朱服,也就是皇后见天子的礼服,是尊重史实的。

宋佚名《宋仁宗皇后像》(局部)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从几部剧大婚着装来看,同处宋朝,妇人新婚根据社会地位及夫家背景不同,着装亦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以此看出当时皇家与民间服装有着森严的等级差异。

在其他各处场景中,《清平乐》则堪称“行业标杆”。这部剧以仁宗盛治时期为历史背景,因当时可算是宋朝最为鼎盛的时期,所以其服饰最能体现宋代风格。主角服装基本上是按照宋朝画本1∶1还原而来,像宋朝贵妇最具代表的“珍珠妆”,以及当时盛行的将桃、杏、荷、菊等时令花卉样式绣在服装上对应一年四季的景色等,在剧中诸位贵妇身上也都有所呈现。

宋佚名《宋仁宗皇后像》(局部)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王凯饰演的宋仁宗的装扮了,简直与历史上的宋仁宗画像高度一致:身穿赭袍,腰束朱带,双手平放,脚穿皂靴,正坐龙椅之上。连宋仁宗“双马尾”的帽子造型也尽量还原,以当今的审美来看有些搞笑,但这确实是历史画本中宋代皇帝召见大臣时所该有的样貌。

甚至连剧中经常作为背景出现的臣子,剧组也严格按照历史画像进行了大致还原。宋朝官场有所规制,官服所绣图案以等级区分,这些都在剧中得到了展现。

道具还原,细节到极致显真章

如果说服装与化妆算是古装剧的最直观的外壳,那么其中更能彰显剧组是否有真章的,莫过于各处的道具。小到室内摆设的茶具桌椅,大到街头巷尾的风土人情,乃至吃食茶水,这些都能在剧集中得到展示。

而重现宋代盛行的风雅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好在目前面世的不少宋代剧表现都可圈可点,基本上将宋代所独有的文化风貌呈现给了观众。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海报

宋人吴自牧在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梦粱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明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四艺”。当时,茶文化已然兴起,饮茶已经成为宋人生活的一部分,而“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也是从宋朝开始风靡。

“点茶”是宋朝最为广泛的饮茶方式。宋人对点茶时的器具、茶艺、茶人甚至环境都要求极高,从《知否》中我们能略知一二。剧中对其中茶具的重点还原和对点茶工艺的普及,都能看出剧方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宋刘松年《撵茶图》(局部)绢本淡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梦华录》与《清平乐》中,与茶相关的内容也多次出现。事实上,历史中的宋仁宗颇为注重茶经济的发展,对科举、茶税等事喜欢亲力亲为。上至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宋代对茶文化推崇到前所未有。由于当时“重文轻武”的制度,更多人将茶作为情感宣泄的载体,“斗茶”也逐渐在文人墨客、宫廷贵族之间盛行开来,已然成为当时的一种生活风尚。

此外,无论是《梦华录》中女主角赵盼儿所提到的“九色名瓷”,还是《清平乐》中的《江山万里图》山水屏风,这些透过镜头展示在观众面前的器物,都足以让人感受到宋人对美学的深入钻研,也能够让我们在观剧之余,触摸到文化的纹理,感受到历史的风雅。

宋赵芾《江山万里图》卷(局部)纸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

有人会认为,影视剧“引经据典”难免会为普罗大众在观赏时增加难度,但我认为,作为一部以史实为依托的剧集,适当的严谨是必要且值得鼓励的。毕竟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亦是对观众的认真负责,能够让人透过剧集本身,看到背后所承载的历史,这才是真正值得推崇的艺术创作精神。

本文节选自《美少年》年第7期

《透过影像,领略宋代风物之美——跟着〈梦华录〉〈清平乐〉等热播剧学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jji/13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