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花满目写在全国脱贫攻坚完胜乡

北京湿疹医院地址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426/8890894.html

又是一年春来到,又现蝶舞菜花香。

根据组织安排,年,我被萍矿集团派驻安源区青山镇温盘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人生极其宝贵一站,乡村生活点滴成串。

  不曾忘,锄头尖上的闪亮、柚子林里的幽香、满盛鸡蛋的竹筐,还有那火红的辣椒、碧绿的菜心、收网那刻沸腾的鱼塘……脱贫攻坚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如今已取得完胜,在温盘村满满的回忆,一幕幕一串串,却甚是难忘。

“温盘鸡”扶贫“战役”大亮嗓

  温盘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户、人。近两年随着青福公路全线贯通,国道与纵横交错的杨梅岭之间劈开了一条高标准的沥青公路,于是,素有青山镇“东三省”之称的高枧、温盘、源头三个偏远村寨,这才与交通主干道连通起来。温盘村也于年彻底退出了贫困村行列,其中被社会各界广泛点赞的“两鸡”产业——温哥土鸡和金瑞蛋鸡,在扶贫“战役”中功不可没。

  “鸡先锋”金瑞蛋鸡场负责人石金力,以前是萍钢的中层干部、老劳模,至今冶炼行业还保持着他的“石金力炼铁法”。正因为石金力“炉前炼过铁,山上会养鸡”,数年前温盘村委班子绞尽脑汁四处求贤,诚邀石金力回乡创业,村委会以土地入股,石金力投入余万元,在温盘村15组腰鼓冲废弃采石场内,建起了面积余平方米、饲养蛋鸡20万余羽、日出鸡蛋20万枚的全自动化蛋鸡养殖场。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金瑞蛋鸡养殖场已成为萍乡市农业龙头企业,自年开始每年给村里带来了40万元的村级集体收入。年中,石金力把二期工程扩大到青山镇光辉村,那边的规模更大,两期蛋鸡生产线若是一并开足马力动起来,可以杀进全省蛋鸡产业前三甲!   再说道温哥土鸡场负责人温玉新。为进一步发挥贫困户的自我创造力,近年来安源区积极采取“造血式扶贫”,联合扶贫企业即温玉新创建的温哥农林开发公司,在全区贫困户中推广土鸡养殖项目,采取“免费送鸡苗+技术支持+保底回收”合作模式,给全区余户贫困户发放了2万只已做好防疫的生态土鸡苗。温玉新为贫困户提供防疫、消毒、科学养殖等全方位指导,同时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温哥生态土鸡回收合同》,贫困户养殖达到六个月以上养殖周期后,按照健康成年生态土鸡回收价25元每斤,生态土鸡蛋回收价1.5元每枚统一回收。   去年疫情期间正好是温哥土鸡出栏旺季,温玉新忙前跑后想方设法帮着贫困户去卖鸡。为进一步解决贫困户销售难题,安源区帮扶温玉新合作社成立了慧农选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回收人员回收贫困户的温哥土鸡。挂点帮扶单位萍矿集团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进行帮扶,全员开展   “两鸡”争唱,村里经济大改观,贫困户稳定增收,日子越过越如意。有了经济支柱的温盘村在上级政府支持下,开始加大投入拓宽村组道路、修建沿河风景线、完善学校环境、新建村级文化广场和文化站所,一幅靓丽的乡村图景逐渐呈现。撂荒地流转变高产   温盘有基本农田约亩,年各地农民的基本农田集体流转政策推行之后,温盘村引进了承包菜地的能人大户,专业种植广东菜心,产销势头良好。来自贵州安顺的韦保林、韦小会两兄弟都是带着老婆孩子来到温盘种菜,这个团队15人,分工明确按劳取酬,平常工资可能每月五六千元,到了蔬菜产销旺季,超过一万元的月薪也会有。连普通的菜农工价都如此可观,可之前呢?

  新青福公路未开通前,温盘村被横亘的杨梅岭阻碍,出行不易,迂回曲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民为谋生,成批成批进入市区服务于各行各业,从而导致起码有一半农田撂荒。当时村委班子果断决定,抓紧把土地好好整理,严实修缮,实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可村里农田亩分属于多户农民,这样的重大改革实在难以推行。村两委班子拍下胸脯,基本农田流转势在必行,时不我待,所有参与的农户,从此每年12月30日到村里领取分红,元/亩的农田流转费一分不少!

  与村民的集体协议签下来了,当时属整个安源区农民基本农田集体流转第一例。

  温盘的农田基础条件好,田块平整,改造达标,排灌新修,机耕路规整,电源到田头,水源有保障,关键还是富硒土壤,有眼光的菜农承包种植菜心至今,蔬菜长势良好,每月都会有几万的收入。安顺的菜农如韦保林、韦小会兄弟,以前都是住在老区山岭上,甚是贫困,通过这几年走出大山勤劳致富,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子,已经完全告别了贫困。

  温盘村把撂荒土地集体流转,除了出租种植大棚蔬菜、广东菜心亩,还出租种植苗木花卉亩,大片红心柚、东方红柚亩,一个相当不起眼的山村,在脱贫攻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成功做法,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回馈了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扶贫就业岗位,帮扶了贫困户,致富了带头人,一招活了步步赢,环环得利。

扶贫干部尽显本色   心忧百姓日夜忙,一枝一叶总关情。去年,扶贫专干黄艳山与“一只三进村委的鸭子”的故事,一度成为美谈。温盘村有位老人名叫邹云清,已年逾八十,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已去世。当邹云清遗失了社保卡,黄艳山请好汽车,扶上扶下,拉着她到银行补办;老人家自来水管断裂,黄艳山带着工具管件上门修好装好;老人年岁已高手脚不利,黄艳山就经常性帮她家搞卫生,搞一次起码忙一小时。老人过意不去,次次留吃饭,每每有感激,还硬塞过一壶茶油,都被黄艳山婉拒。于是老人年前做了准备,自己熏了一只五六斤重的大鸭,洗净晒干,一定要送给黄艳山。黄艳山总是想方设法婉拒,于是这只鸭子被老人夹着进了三次村委的大门,却始终未能“如愿”到位。

  像黄艳山这类风格的同志近在身旁,放眼全国、全省、全市,更是大有人在。贫困户邹云清带着发自肺腑、源自内心的感恩之情,拿着鸭子三进村委,还是未能“如愿”,哪怕她两眼昏花、步履蹒跚,哪怕一而再、再而三,她也要找到这个共产党人,也要将饱含心意的鸭子送到这个扶贫干部手上。但鸭子三进村委而不收,足见当地民风、干部作风。

  温盘村自从来了驻村工作队,省国资委、江投集团、萍矿集团一直高度重视,历任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每年多次到乡村走访慰问,考察调研,上户下田,牵头项目,规划发展;安源区帮扶干部近百人,倾心帮扶贫困户,干群关系鱼水交融达到新高度,留下了不少感人的佳话,凝聚了无比强大的力量。扶贫工作是平凡而艰辛的,没有闪烁的霓虹,没有掌声和鲜花,却需要扶贫干部像烛火一样,以自己的光和热,点燃贫困家庭的希望之光,全身心地帮贫扶困,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稳扎稳打、奋发作为。

携手力量各方点赞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党建扶贫是第一要务,抓好宣传,树好典型,营造更好的扶贫助农氛围,更应该是必修课和基本功。去年我写过一篇稿子《携手的力量》,说的是一个叫谭新国的农业圈好友,和温盘村一个脱贫户黄付兰的故事,后来登在了《江西日报》井冈山副刊,获各方点赞。   谭新国在东桥乡下长大,创业的过程中摸索着办起了禽类孵化场,至今已近20年,孵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已于年成功跨入全国番鸭孵化合作社强。可他不曾忘本,长期以来都保持了农业人的慈善和爱心,保持着良好传统——每年都会捐献一批禽苗去扶贫。通过我了解到驻村贫困户现状后,有次他特意叫我托运一批鸭苗给黄付兰。

  50岁的黄付兰,当年从上栗长平乡平基村嫁到青山温盘来,日子还不错,丈夫生龙活虎,拿得杀猪刀握得方向盘。谁知外出打工回家后,竟一病数年撒手人寰,剩下年迈多病的家婆,和一双年少的儿子,家境没落得一贫如洗。党的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以来,温盘村这片5.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热闹沸腾了起来。

  黄付兰家凭借多方汇聚的温暖和爱心,出现了起色,走出了困局。整洁的瓷砖贴上了墙,客厅收拾得井井有条,菜地里丰富起来了,鸡鸭舍用水泥砖头砌好,防风实用又干爽,屋后挖了口小池塘,投放的鱼苗会吃肯长,还方便了鸭和鹅去消暑嬉玩。更多熟悉的人,在为这个坚强不屈而勤奋努力的女人喝彩点赞,村里的红榜,常会出现她的模样。去年里,谭新国送了只番鸭苗、20只野鸭苗,安源区送了20只土鸡,加上她自己养的白鹅、麻鸭,按照种养殖产业扶持补贴兑现禽类20元/只,黄付兰拿到上限0元补助。年前番鸭上市,萍矿的各单位食堂、员工们积极消费扶贫,黄付兰的鸭子卖断了货。她的大儿子凤波也成年懂事,外出务工省吃俭用,为家里还着建房借款。小儿子凤涛聪明伶俐,学习刻苦,在温盘读着初一,还可帮着黄付兰管着两岁多的侄子。

  虽说一家老小很是操劳,但这苦难之家,“昔日屋漏夜雨彻骨寒,如今白墙彩瓦炉火旺”,希望和梦想,已不再遥远,变得触手可及。

  又到一年春来时,振兴乡村阔步走。走向田间地头,信步农舍作坊,鸡鸭满圈鱼满塘,柚花溢香河水欢。如此良辰美景,网红打卡地,放眼乡村还有很多很多。百姓致富连片抱团,产业发展齐头并进,驻村干部的勤劳身影,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指挥强力推动,上下形成一股强大的中国力量。

  今日的成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是一声再出发的闪亮信号弹,让我们迈开轻巧有力的步伐,深化布局规划。乡村振兴,我们来了!制作/周建生 编审/谢红英 终审/周流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ly/1054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