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湖看中国乡村音乐的起源
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C14、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其距今约―年,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始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贾湖遗址呈近圆形,文化层厚1~1.5米。发现30年来,先后经历了8次考古发掘,发现重要遗迹数以千计,出土文物余件,及大量动植物遗骸,年6月,国务院将其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20世纪全国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垂青史册。
贾湖遗址最重要的发现除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外,还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再现了淮河上游八九千年前的辉煌,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
吹奏乐器,在我国古文献中有许多记载。如《世本》说“女娲作笙簧”,《通历》说:“帝喾造埙”。人们在距今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埙,有力地印证了文献中的有关记载。我国著名音乐家吕骥曾对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埙进行了测音研究,用音叉测得的音和用闪光测音机测定的结果,证明当时的音阶与如今的五声音阶中的小三度音程接近。如果说距今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制造的陶埙已达到与如今五声音阶完全相同的水平已令人惊叹的话,那么,距今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发现了已具备七声、八声音阶的骨笛,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了。然而,这却是考古发掘的结果,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
参加北京美丽乡村好声音活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9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