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散文铁塔,跨越千年的传奇

铁塔,跨越千年的传奇江山优秀作者:阿巧荷塘月色荷编者按《铁塔,跨越千年的传奇》一篇跨越时空赞咏铁塔的精美散文。“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铁塔行云,曾是汴京八景之一。铁塔高耸入云,千百年来,如巨人般,屹立在黄河之南,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塔。”开封铁塔,让作者从小就一见倾心,留存于心,念念不忘,终于与铁塔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徐徐揭开了铁塔的神秘面纱,将铁塔形象立体呈现在读者面前,结尾很好地升华了主题:今日的开封,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犹如千万座巨塔,雨后春笋般地矗立在黄河之滨。而新时代的开封人,聚沙成塔,凝聚力量,书写新的传奇,把这座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打扮得更加耀眼、更加夺目!该篇散文充满浓浓的人文氛围,字里行间溢满对铁塔的热爱敬慕之情,联想丰富,跨越时空,历史与现实交融,铁塔的形象愈加伟岸,令人对这座千年铁塔肃然起敬!!精美咏塔散文,值得细细回味,倾情推荐共赏!“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铁塔行云,曾是汴京八景之一。铁塔高耸入云,千百年来,如巨人般屹立在黄河之滨,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塔。”   ——题记   第一次来开封,那已是二十年前的往事了。当时我正上大学,恰逢放暑假,坐火车回家,路过开封,便逗留了一日。站在铁塔公园门外,摸摸羞涩的口袋,只能“望塔兴叹”了。我默默地伫立在栅栏旁边,远远地观望了一眼,但只这一眼,就对它一见倾心、念念不忘。从此,铁塔,就如一粒种子,深藏于我的心田,随时会破土而出。它时常进入到我的梦境里,我梦想着有一天能走近它,与它零距离亲密接触,看它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千年风情,听它诉说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铁塔,开封最响亮的名片,它曾是开封的最高建筑。铁塔坐落在城内东北角,是一座大型琉璃砖塔,远望似铁铸,故称“铁塔”。它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它位于铁塔公园的中东部,院内苍松翠柏,遮天蔽日,曲径通幽,古朴典雅,小桥流水,如花美眷。特别是每年的六月,如果你来到铁塔公园,就可以大饱眼福了。此时一湖的千万朵荷花争相绽放、千娇百媚,把身后的铁塔映衬得愈加伟岸。铁塔湖位于铁塔东部,环绕着铁塔,湖光塔影,相映成趣,荡舟湖上,仰铁塔之高,仿佛走进了一幅立体画卷中,有“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时光倒流之奇妙感受。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这里的西北角有一座灵感院,院内大殿供着释伽牟尼的白玉佛像,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据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位来自福建漳州的女士捐赠的。皇城根下,这儿曾是北宋时期的皇家寺院,如今香火依旧旺盛,伴随着《大悲咒》的音乐声,那些善男信女们,烧香拜佛,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虔诚至极,为自己、为家人祈求平安,愿佛祖能赐予幸福。   铁塔,又叫开宝寺塔,它曾经建在一座叫做夷山的山头上,星转斗移,岁月变迁,历经沧桑,黄河的泛滥,它数次被埋于地下,出现了城摞城的奇观。据说现在看到的是第五层,铁塔立在莲花宝座之上,最下面一层的门,其实只是铁塔的一扇窗。究竟铁塔还有多少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也许只有深埋于地下的古城知道。   说起铁塔,还有一段令人称奇的传说呢!据说,很久以前,在开封夷山上有一口泉眼,里面浊水横流,人们深受其害。于是,全城的父老乡亲决定用石头把它填平,但当磨盘大的石头放到里面就不见了踪影。就用沙袋来堵,结果水把沙袋冲得千疮百孔,人们无可奈何,后来一个商人在泉眼里打水,一个漩涡竟把水桶卷得无影无踪。一次商人出海经商,竟然在海面上见到了自己曾经丢失的水桶。原来,这口泉眼直通大海,是大海在泉眼底下兴风作浪。因此,人们决定在泉眼上建一座镇妖宝塔,造福一方百姓。后来工匠们集思广益,又得到一位神仙老人的指点,终于建成了这座宝塔。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铁塔到底是怎样建成的,也只有在想象中去体会了。   年日寇对中原地区进行疯狂地轰炸,铁塔也未能幸免于难。日军以为这个高高的建筑是座瞭望塔,竟然丧心病狂地扔下了78枚炮弹,铁塔的一层被炸了个洞,经历炮火的袭击,它却依然屹立,令世人惊奇不已。解放以后,它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政府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葺,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它今天完好无损地矗立着。   据文献记载,铁塔原来是一座木塔,八角十三层,高达多米。塔身有许多佛像和菩萨像组成,可惜,后来经历风吹雨淋,被雷电击中,终于坍塌,能工巧匠们又仿木塔制作琉璃塔。塔身高55米之多,内砌登塔台阶级,刀削斧凿,精雕细琢,玲珑剔透。据说与北宋王朝年的历史恰好相一致,是巧合还是佛家说的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我们不得而知。它以独有的精湛绝妙、雄伟壮观,让游客们留恋忘返。外壁上镶嵌的琉璃砖上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有栩栩如生的飞天、张牙舞爪的降龙、慈眉善目的坐佛、普渡众生的菩萨、千姿百态的花卉……雕梁画栋,造型优美,精妙绝伦。塔顶上嵌着一只葫芦样的铜质大宝珠,据说里面藏着所有建造者的名单。历史人物早已作古,但他们留下的铁塔却站成了传奇。试想在古代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人们肩挑手抬,把一块块砖砌在一起,垒成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高塔,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啊!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站在铁塔面前,近观之,我再一次被它雄伟的气势所震撼。抬头仰望,只见,塔身修长,古色古香,高大壮严,飞檐、勾头、滴水、望兽,精致小巧,像一组完美的组合,恰如其分,浑然天成,耐人寻味。   铁塔的每个角都挂有一个小铃铛,风吹之,铃铛随风摆动,似乎在诉说着它过往沧桑的历史。各种花色的壁砖与塔心柱紧密相连,浑然一体,具有较强的抗震功能。它层层开窗,有明窗,有盲窗。一层在北,二层在南,三层在西,四层在东,这些是明窗,透过窗口,你能看到外面的美景。依次类推,呈螺旋状上升,直到第十三层。   看着络绎不绝、人头攒动的参观人群,我也来了登临铁塔的兴致。买了张门票,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走入了那通幽的入口里。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环顾着四周的墙壁,历经岁月的磨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墙壁上面留下了岁月的痕迹。第一层陡峭的台阶,直上直下,让人望而却步。两边墙壁上有铁链,可以攀援而上,走不远就可以看到一丝光亮,那是明窗。沿着仄逼的楼梯拾级而上,我几乎是手脚并用,不一会儿便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同行的那个十岁的小男孩很勇敢地在前面拿着手电筒照路,不时地在上面接应我和他的妈妈,虽然我们素不相识,可是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照顾,终于攀上了铁塔的第十三层。站到窗口向下望去,铁塔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大地似茵,黄河如带。眼前,白云缭绕,犹如置身人间仙境般。一阵凉风吹来,让人顿感神清气爽。参观完毕,沿原路返回,遇到两位白发苍苍的夫妻,他们两个互相鼓励着,一前一后努力地向上爬着,每走一个台阶虽然很费力,但他们笑吟吟的,没有丝毫的气馁,不禁令我肃然起敬,我想:只要有毅力,没有爬不了的塔,没有越不过的山。   走出了铁塔,广场上正上演历史剧《铁塔传奇》,宋朝皇帝派以赵龙为首的大臣们去西天取舍利,他们临走前向皇帝告别,这些武将们个个武艺超群,最后一幕尤为感人。只见武士们人摞人,叠成了一座人字形的铁塔,台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表演以宏大的规模、严格的宗教仪式、华丽的出场,生动地再现了为取佛祖舍利临行前送别的盛大场面,充满了传奇色彩。   我沉浸于这传奇剧情中,仿佛穿越在时空的隧道里,犹如跨越了千年的梦幻,似乎听到了那遥远的呼唤……   回首远望,记载着宋都汴梁悲欢的千年铁塔,它的根深埋于千年的浮尘之下。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文治天下,却以莫大的虔诚构筑了一道民族的精神基石。千年过后,当繁华落尽、尘埃落定,唯有铁塔依然伫立,伴着清风徐徐、白云悠悠……   滔滔黄河,华夏祖源;巍巍铁塔,国宁邦安!屹立千年的巍巍铁塔,是古城开封的象征,见证着开封历经沧桑的悠久历史,展现着古都人坚韧不拔、昂扬向上的精神,也承载着古城人的美好希冀和梦想!   开封,一座充满魅力的古城;开封,一座充满希望的古城;今日的开封,勃发生机,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犹如千万座铁塔,雨后春笋般地矗立在黄河之滨。新时代的开封人,传承文化,聚沙成塔,凝聚力量,正书写着新的传奇,把这座具有悠久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打扮得更加耀眼、更加夺目!阿巧,现任荷塘月色社团副社长、论坛版副。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数十载,崇尚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本人性格开朗,喜欢静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年2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江山文学网,开始在荷塘月色社团发表文章,至今已有五十余篇,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去春又回》等。纯文学交流平台江山文学网订阅号制作:回味

江山







































治疗白癜风专家
补骨脂注射液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40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