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诗乡歌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每年3月21日庆祝世界诗歌日,目的是为了推广诗歌这一优美的文化形式的创作、阅读和出版。年在巴黎举行的教科文组织第30次大会决定宣布3月21日为世界诗歌日。
当今世界上存在着没有兑现的审美需求。如果其人际沟通的社会作用得到承认,同时它仍然是调动和表达认识的一种手段,诗歌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作为人类灵魂的深沉表达,作为全球普遍的艺术,诗歌是对话与和睦的工具。因为它使我们得以领略语言的真挚表达,诗歌的传播有助于文化间对话与相互理解。”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年世界诗歌日致辞
受历史熏陶,儋州文化底蕴厚重,人文鼎盛。许多儋州人都会吟诗作对,善写对联,能歌善舞,儋州因此而荣获“全国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以及“诗乡歌海”等美称。儋州民歌种类繁多,其中山歌和调声最为盛行。儋州将继往开来,以更加文明、昌盛的英姿,崛起于北部湾畔。
东坡遗风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年),宋哲宗亲政,再度起用新党。苏轼先被贬黄州,行至途中,又接诰命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绍圣四年(公元年),再贬海南儋州。
贬儋时,苏轼已年届62岁,他认为此去再无生还希望,便把全家安置在惠州,只带子苏过一起渡海。由于自己的境遇,过去一直推尊杜甫的苏轼,在儋州时则把陶渊明作为自己最好的精神伴侣。《入寺》诗,很具体地表述了他的这种心态,诗云: 曳杖入寺门,楫杖邑世尊。 我是玉掌仙,谪来海南村。 多生宿业尽,一气中夜存。 旦随老鸦起,饥食扶桑暾。 光园摩民珠,照耀玻璃盆。 来从佛印可,稍觉摩忙奔。 闲看树转午,坐到钟鸣昏。 敛收平生心,耿耿聊自温。
儋州调声
儋州调声是仅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地并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汉族民间歌曲,用儋州方言演唱,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感情热烈,可歌可舞,被誉为南国艺苑奇葩。儋州调声主要特色是男女集体对唱,把唱歌与舞蹈融为一体,是汉族民间文化优秀遗产。年5月20日,儋州调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白癜风好的医院白巅疯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