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江山编钟江山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编钟以及曾侯乙编钟
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多由青铜铸成,制造年代至今约有多年,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前年―前年),盛于春秋战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至秦汉,明清宫廷中仍有沿用,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谈论编钟不能不提及曾侯乙编钟。年9月,湖北随州驻军扩建营房过程中,发现曾侯乙墓。曾侯乙墓出土历经多年,重达公斤的65件编钟,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套大型编钟,国家一级文物。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发掘现场
曾侯乙编钟还能演奏美妙的乐曲。它分别于年测音、年庆祝中国成立35周年、年庆祝香港回归奏响三次。曾侯乙编钟还作为中国文化使者,涉足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人口约十分之一的人通过各种方式领略了编钟的神采。
曾侯乙编钟在演奏
江山也有编钟
年,江山市碗窑乡江坝村一位农民在山上放牛时发现一件铜器,后又在同一地点发现5件。年,在编钟出土地又找到一块残片。经文物部门专家鉴定,这7件铜器是古代乐器编钟,残片为其中一块编钟的铣部,这套编钟由7件组成。
江山出土7块编钟最大的通高36.5厘米,最小的通高17厘米,编钟钲部两面分别饰圆枚18个,每件编钟之间的递差值不全相同,1号和2号(由大到小排列)之间的差值较大。经初步测音由宫、角、变徵、徵、羽、变宫六音,缺一枚商音。经考古工作者实地勘察,推断编钟出土于贵族的墓葬可能性较大。这套编钟保存状况良好,为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公元前年左右)器物,属于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江山编钟仿品
江山编钟的历史价值
江山这套编钟具有相当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编钟的出土反映当时江山贵族的生活状况,体现这一地区青铜器制作的工艺水平,包含着生活在这一地区族群的文化信仰。编钟能在江山出土确为可贵,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一地区再也没有发现一件编钟。它是江山悠久文明历史的印证,在浙西地区相当罕见,体现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为研究当时当地的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实物资料。
沈阳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ys/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