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他

“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年的8月1日,伴随着刺破长空的枪声,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今天,八一建军节,我们推出一组以“我是一个兵”为主题的报道。在90年的风雨中,部队这所“大学校”培养锻炼了无数优秀军人,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血汗,浇灌出共和国军人的荣誉之花。

不管是谁,不管身在何方,只要当过兵,就一辈子是个兵!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现役、退役、转业的军人们,感受他们身上永远不变的军人本色。希望能够用更多打动人心的细节,唤起人们对英雄的向往与崇敬,激发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利剑出鞘护疆土

海空轻骑蹈浪来

(金第伟文/摄)

  碧海长空,舰驰鹰翔。近年来,东海舰队航空兵某直升机团不断深化实战化训练,搜索救援、侦查反潜等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已经成长为享有盛誉的“海空轻骑兵”。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记者日前来到该团驻地,探访该团的成长经历。

  说起这些年来成长壮大的经历,“老兵”高学锋深有感触: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早先去亚丁湾索马里护航的时候,一连几个月住在军舰上,近人吃的都是自己带的。那时候连洗澡都不敢抹肥皂,就怕水不够用,条件很有限。”高学锋说,现在不一样了,热水24小时够用,吃的喝的都有补给,隔段时间还能靠泊码头。

  今年30岁的银鹏飞是一名舰载直升机飞行员,对于该团的发展,他更深层次地理解为,国家的强大,让国民真正抬起了头。“就在半个月前,我们的一艘军舰出访某国时,对方派出3艘‘老爷舰’来护送,与我国的新式舰艇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多国舆论   记者观看了一段视频,地点在东海某海域,声纳浮标、拖曳电线……多种反潜装备在海天间织网布阵,反潜导弹准确命中目标。“这次演习,多亏了联接舰艇和本场的音视频交互系统,方便岸上力量指导舰上机组及时解决疑难问题。”该团副团长谈春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这要得益于几年前的一件往事。

  那是在外国专家保障期内的一次飞行。时任该团团长的赵建华在悬停课目训练时,发现直升机会慢慢后退。“你们根本不懂,肯定是飞行员操作不当!”问题分析会上,外国专家没等他们开口,就用轻蔑的口吻早早下了结论。

“是悬停计算机出现问题,不是飞行员操纵问题!”该团高工黄晓翔据理力争。外国专家最后同意对设备进行检测,故障原因确实和黄晓翔分析的一模一样,他们不得不竖起大拇指。“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新装备技术,否则将永远受制于人!”事后,团党委达成共识。

又一次,某型引进电源系统综合检测装置,该团只有1台,影响飞行训练效益。怎么办?自己造!在装备处黄晓翔高工的牵头下,经过一年多的攻关,终于研制成功,不仅实现了数字化,而且精度更高,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如今,他们已圆满完成首次亚丁湾护航、奥运安保、演习演练、搜索救援等重大任务。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舰载直升机一直是舰上的“稀客”,经常是有任务就来,完成任务就走。舰载机驻舰时间短,舰机缺乏深度磨合,严重制约战斗力提升。新年伊始,该团就将直升机“搬家”到舰上展开训练。团长陈晓青告诉记者,驻舰训练期间他们天天在舰上“过夜”,这已成该团的常态。

既练空中飞,又练海上捕。如今,该团不但飞行技术好,还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掌握了各海区水文条件,具备了昼夜反潜、护航反潜等能力。据该团政委赵俊先介绍,该团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和全军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近几年来,该团涌现出了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倪容,全军优秀指挥军官李洪雷,一等功臣孙自武、于涛,以及海军优秀指挥军官赵建华等一大批优秀飞行员和先进个人。

她是四明山第一个女武工队长

是英姿飒爽的双枪女将

(图片被采访者提供)

姓名:虞鸣非

年龄:96岁

关键词:能文能武有威信,双手使枪有名声

  她叫虞鸣非,又名鸣飞、洪菲,今年96岁高龄;她曾是四明山第一个女武工队长,是英姿飒爽的双枪女将;四明山上,一曲“大岚山上显威名”的小调传唱在老百姓的口中。

  近日,记者采访了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泰栋。86岁的王老告诉记者,如今虞鸣非老人长住在上海,身体健康,思路清晰,讲话滔滔不绝。在王老的娓娓叙述中,虞鸣非那段枪林弹雨的岁月和传奇的一生,如同老电影慢慢回放。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多户人家第一个女学生

抗战时加入新四军

  年1月,虞鸣非出生于慈溪观海卫古窑浦,她的父亲很勤劳,年轻时凭体力围滩造海,到中年时渐有家业,成了当地富户。鸣非长到6、7岁,阿爸就将她送到私塾,后来又把她送到附近新式学堂插班读上了四年级,她成为古窑浦多户人家第一个进过学堂读过书的姑娘。

年4月,日军入侵镇海、宁波、慈溪,国民党大军都退到了内地,浦东新四军在5月南渡杭州湾到了三北,6月18日在相公殿伏击日军36人一支队伍,日军八死八伤,震动了整个三北大地。7月,这支部队到了古窑浦,并成立了办事处,办事处的一位女干部徐伟平就住在鸣非的家里。在徐伟平的影响下,鸣非渐渐了解了共产党新四军。年7月,她在东埠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入党后,组织调她到洪魏永存小学去教书,实质是地下工作,她参加了观城区文教支部被选为委员。年,她被派到观城镇做民运工作,这段日子,鸣非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当时没有麦克风等扩音器,她就扯着嗓子慷慨激昂地讲打败日本东洋鬼子的英勇故事,“现在日本鬼子走了,是我们人民的天下了,新四军来了,三北人民翻身当主人了……”她的话感染了群众,鼓舞了大家。

(图片被采访者提供)

她是四明山第一个女武工队长

成为双枪女将

  抗战胜利后,新四军浙东纵队要北撤,虞鸣非是北撤人员之一,她因病由县委决定到上海去隐蔽,从事地下党工作。根据组织安排,她担任夜校联络员,又到几个烟厂去隐蔽做工,学习包香烟,与工友们打成一片。

  年3月,组织上传来消息,要在四明山重新建立武装,发动群众,恢复游击根据地。于是虞鸣非和徐英两位女将,组织了近十位青年工人和学生分两路回到浙东。鸣非改名洪菲,到四明山梁弄开展工作,任左溪乡支部书记。她对群众生活习惯、语言熟悉,于是用通俗的语言,结合当时形势,开展民运工作,说:“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为阿拉广大‘红脚杆’服务的党”,“我们要自己成立翻身队,自己拿起枪来和反动派干!”

  当时洪菲组织了复仇队,任副指导员,不久,把这支队伍送到主力也就是三五支队去。

年,组织把她调到大岚区当区委副书记兼区长,而且还兼着武工队长。洪菲当时二十七、八岁,身材高大,腰插木壳枪,带领武工队贴标语、散传单,破坏敌人军用电话线,袭击敌人哨所据点,吓得国民党反动派都躲进柿林据点和梁弄镇里,大岚山上一些反动乡保长有的躲进据点,有的甚至跑到上虞、余姚城里。

老百姓一传十、十传百,都说大岚山有一个三五支队女武工队长,这个武工队长抗战时就是新四军,能文能武,双手使枪,百步穿杨。有人编成了小调传唱:“洪菲原是新四军,能文能武有威信,双手使枪有名声,大岚山上显威名。”洪菲乘机排除一批“红脚杆”当乡保长,掌握了基层政权。

情系四明山红色土地

出谋划策家乡发展

解放后,虞鸣非调上海工厂历任党支部书记、上海十四棉纺厂党委副书记,“文革”中关了两年牛棚,当了几年丝绸工人,年离休,任街道离休支部书记、上海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副会长。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虞鸣非老人一直没有忘记四明山这块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红色土地,多次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年,虞鸣非老人还将节省下来的5万元爱心款专程送到余姚大岚镇,回报大岚人民,用于扶贫助困、爱心助学等爱心项目。

老人也喜欢和年轻人讲讲当年的战斗场景,谈谈人生信念的话题,她说:“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年代坚持斗争、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光发热,我们无不仰仗党的坚强领导。我们要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够与时俱进,带领人民继续争取更大的胜利。而且要保持忧患意识,要永远记住为革命牺牲了的无数先烈,心中永远装着人民。”

经历战火硝烟

驻防艰苦海岛

(年专业前夕的杨培忠)

姓名:杨培忠

年龄:78岁

关键词:驻扎海岛二十多年参加援越抗美实战

  一枚枚军功章,记录着湮没在历史深处的枪林弹雨和战火硝烟;一张张老照片,见证了一名海防军人守卫祖国万里海防,筑牢海上钢铁防线的信念和决心。

“我人生中最宝贵、最年轻、最能干的岁月都是在部队度过的,人生有这样一段经历,我感到很骄傲!”昨日,回想近30年的军旅生活,老战士杨培忠颇为自豪地说。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驻扎海岛二十多年

牢筑海上钢铁防线

  年12月,十九岁的杨培忠从老家淳安入伍,就被分配到舟山的海岛驻防。

  这30年中,他除了参加援越抗美、3次军事院校学习,其他时间都是在艰苦的海岛度过的。“我从基层战士开始,直到年从副师级领导转业,基本都是在海岛上,这样长的时间在我们部队也不多。”杨培忠介绍说。

  上世纪60年代,海岛条件异常艰苦,筑公路、建营房、挖坑道……杨培忠和战士们一起肩挑背扛,用双手建设着驻地。由于山高坡陡,种菜也很难,连队经常吃不上蔬菜,吃上绿叶蔬菜对大家来说就是好福利。而海岛上最大的困难还是缺淡水,战士们只好一水多用,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脸水攒起来洗衣服。虽然海岛生活环境恶劣,战士们无论严寒酷暑,训练从不停歇,大家离家驻守海防,一年又一年护卫着海防线。

  杨培医院工作,驻扎在另一座海岛,岛屿间交通不便,工作又很繁忙,夫妻俩常年两地分居。杨培忠满怀愧疚地说到:“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年轻时太粗心了,爱人在怀孕,生孩子时,我都不知道请个阿姨帮忙照顾;而两个孩子先后出生后,都是很小就送到宁波外婆家,直到读中学后才回到我身边。为了国家,我们都顾不上小家。”

“今天和你一起吃晚饭

明天可能上友谊山”

  在军旅生活中,杨培忠多次荣获军功章,其中有一枚尤其珍贵——那是他援越抗美战争留下的纪念。

  “平时我们解决的是苦和累问题,战争解决的是生与死问题。”年12月,他接到上级命令,到高炮某师集结并开拔越南前线参战,杨培忠当日在日记中写下了这句话。

  年8月5日,美国借“北部湾事件”发动侵略战争,军用飞机侵入中国海南、云南、广西上空,投掷炸弹和发射导弹,打死打伤中国船员和解放军战士,威胁中国安全。年4月,越南劳动党请求中国支援,中国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援助。

  27岁的杨培忠当时任指导员,所在连队驻扎在越南的小山坡上,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四周都是芦苇荡,我们就用芦苇搭棚子,挖了猫耳洞。不时有敌机轰炸,大家24小时待命,哪怕睡觉也是穿着解放鞋的,一有情况就上炮战斗。”

  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当年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仍常常浮现在他脑海中,他告诉记者:“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战士们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在战斗中身边也有战友英勇牺牲,我们当时有一句话:‘今天和你一起吃晚饭,明天可能上友谊山’,友谊山就是埋葬烈士的地方,战争是很残酷的,大家都做好了思想准备。”

  烽火连烟中,杨培忠所在的连队和美军直接对战了三十多仗,均为获胜,美军节节败退。年3月,杨培忠所在部队凯旋而归,当战士们走过广西友谊关回到国内,情不自禁大声欢呼!

(杨培忠向记者介绍战斗情况)

“一生能为国家做贡献值得!”

 “我的一生中能为国家、为军队、为我们的党作出自己的贡献,值得!”杨培忠自豪地告诉记者。

  军人气质,已经深深烙印在杨培忠身上。“这么多年,学习革命道理,树立了为祖国奉献的远大理想。而且军人有高度的组织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海岛的艰苦环境也让我学会吃苦精神,锻炼了意志。”

  年杨培忠转业,他把部队好的政治工作经验带到了地方,任宁波市工商局副局长期间,近十年时间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结合工商行政队伍特点,调查研究,认真抓了工商行政管理所(局)规范化建设,全系统队伍建设有了很大提高,得到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认可,宁波经验在全国工商系统介绍推广。他个人年被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省工商系统经济卫士。

巾帼“接力”须眉

一家人流淌着忠厚爱国的血脉

(徐佩君在百灵鸟公益联盟组织的老兵经历分享会上的照片,由通讯员陈红拍摄)

姓名:徐佩君

年龄:56岁

关键词:军旅家庭的家风感召,从卫生兵成长为医生

  徐佩君,医院退休。在父辈的六口之家中,有三人从军,她是一名女兵。

  徐佩君出生于北仑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弟弟。父亲徐中根曾任北仑大碶清水乡乡长,年带头响应征兵号召,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后,毅然放弃到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返乡当农民。母亲徐瑞娣是一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贤良温厚。一家人生活清苦,但和睦幸福。

  说起徐佩君的从军经历,难免勾起一段伤心往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多年来,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在她的内心永驻。年,哥哥徐军应征入伍,服役于江苏省苏州市部队42分队。曾参加年的太湖围堤工程,并在艰苦奋斗中,立下了三等功。年初春,徐军在高平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强攻朔江)中壮烈牺牲。一直到当年的清明节,一家人才得知消息。母亲徐瑞娣听闻噩耗,昏迷了20多天。

  “我不敢相信,当初跟哥哥在大碶车站的一别,竟是永别。”徐佩君说,那一年自己在高考中失利,错过了上大学的机会。不过,令她没想到的是,在经历丧子之痛后,父亲竟于年8月写信给部队,毅然决然地将唯一的女儿也送去部队当兵。

  年1月,部队派人到北仑接徐佩君去了广西柳州。而当时,母亲徐瑞娣依然躺在床上精神不济,小弟不忍与姐姐分开,一路偷偷尾随到大碶车站,为她送别。多年后聊起自己的名字,徐佩君才知道,原来忠厚爱国的父亲一直都有这个准备。哥哥单名“军”,而她是“佩君”(北仑方言,与“备军”谐音)。

  进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集团军(现代号为解放军部队)海康新兵连之后,徐佩君以父亲、兄长为榜样,刻苦学习,力求上进。她曾担任新兵连9班的班长,后被选送去了中国人医院担任卫生兵。在医院的三年里,她不断努力,最终考上了广州军医大学。然而此时,家中再发变故,徐佩君疼爱的小弟竟然因病早逝,为了年迈的父母,为了家,她又不得不放弃读书深造的机会,回到了宁波。

  回到家乡后,徐佩君也没放弃学习提升的任何机会,最终又考上了宁波卫校,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年、年,父母先后过世,弥留之际心中都放不下早逝的哥哥。

  徐佩君在部队里待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从军经历以及家人的榜样,给她烙下了贯穿一生的为人准则。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或许骨子里流淌着父亲的血脉,内心怀着对哥哥的无比崇敬,她对部队里的一切都接受得特别自然。在部队期间,思想上也发生很多重大转变。

(徐佩君生活近照,由受访者提供。)

  “在部队里,你能很明显感受到,大家的个人意识淡薄,争着抢着为别人多做一些。”徐佩君说,这种做事习惯一直都跟着自己。她说,也不是标榜自己做得有多好,只是变成了骨子里的东西,改不了的。

  医院工作期间,徐佩君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晋升为主管护士。在工作中,无论碰到什么困难,她都会提醒自己,不能给父母失了面子,不能给从军经历抹黑。所以,她要求自己的业务上一定要做好,即便再苦再累,对病人的态度也一定好。

  “听到过最感动的话是:佩君呐,看到你,我的病就能好一大半了。”徐佩君说,工作大半辈子,自己没能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能得到那么多病人真心诚意的肯定,就足够了。

  一家6口人,三个都有当兵经历,哥哥还因此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徐佩君深爱着家人,也为此感到骄傲。说到动情处,徐佩君甚至需要停下来,平复自己的情绪。她一直觉得,“时间绝不会带走对亲人的思念,我们徐家的忠厚血脉也将一直传承下去……”

入伍廿年,出警余次

堪称消防全能王

姓名:李春林

年龄:41岁

关键词:入伍廿年,出警余次,堪称消防全能王

扛起水枪,他是消防员;拿起扳手,他是机修师。在鄞州消防大队,老兵李春林是位近乎传奇的人物——入伍20年,他几乎干遍了中队的所有职务,各项全能,荣誉满身,是不折不扣的“兵王”。他说,当兵并不是他儿时的梦想,但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自豪,他是一名消防兵。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今年41岁的李春林,出生在安徽铜陵。中专毕业后,他分配进入了一家国企。这是一份让家人荣耀的饭碗,但好景不长,企业转制,他不得不面临抉择的机会。这时候,带他的师父给他指了一条路,“你可以去参军啊,看你精力好,脑子活,又踏实肯干,在部队里好好干,一定能干出名堂。”

  这句话,指明了李春林人生的方向。年,他入伍参军,加入了武警部队,成为了一名消防兵。穿上战斗服,背上空气呼吸器,扛起水枪,年轻的李春林开始了新的征程。火灾、爆炸、坍塌、泄漏、车祸、溺水、坠崖……所有的灾难现场,都会看到他匆忙的身影。

  至今说起来,李春林仍记起来第一次出警的情形。“在鄞州东岙村附近有个斜坡,一辆汽车起火,我把遇难的人扒了出来。”他说,现场很惨烈,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吃什么都没胃口,尤其是看到荤菜就觉得腥膻。

  又一次,也是一起车祸。他握着被困人的手,和他聊天谈心,让他别昏睡过去。但救援实在艰难,最后,被困者的声音慢慢弱了,手垂了下去,怎么也摇不醒。就这样,在他的眼皮底下,一条生命流逝了,那种无能为力的无助感,至今仍萦绕在他的心头。

  “在火场,晚1秒钟可能就出不去;在车祸,0.1秒的疏忽,就可能车毁人亡。”这么多年下来,作为老兵的他,可以说是见惯了生死。太多的生离死别,太多的逃出生天,将他的心塞得满满的,“有遗憾,也有欣慰,生命真的很渺小,有时候很无助,但要相信奇迹,相信坚持的力量。”

  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李春林主动请缨赶赴现场。为了不给遇险群众造成第二次伤害,他没有使用破拆工具,而是采取了用手刨。手磨破了,脚起泡了,战斗服湿透了。在汶川的14天里,他先后救出1人,搜出遗体12具,为群众抢救物资价值达百万余元,后被总队荣记个人三等功。

  “以前年轻,我是个急躁性格,有干不完的劲。现在,多年的救援经历,使我性格变得沉稳多了。”李春林说,这些年他的性格成熟不少。有的战友走了,有的新兵来了,他有必要作出表率来,比他们想的更多,做的更好,才不失为一个老兵。

  读中专时,李春林学的是机械专业,入伍后,这些基本功让他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他把车辆、器械保养、焊接、维修等“苦差事”揽在自己身上,成了战友们眼里的“技术控”。如今,他的发明在消防部队已是大名鼎鼎:空气呼吸器后场接收装置、消防员个人安全绳包、高层供水水带挂钩……

  “从炊事员、战斗员、班长、驾驶员、文书、装备技师、执勤中队长助理,几乎把中队所有的职务都当过了,是个多面手。”说起李春林,可谓在宁波消防支队无人不晓,大家开玩笑说,“上车能驾驶,下车能灭火,回队能修车,进办公室会当秘书啊,整个支队,就这么一个全能王!”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只可仰望的“大满贯”如何炼成的?李春林看的很淡,“只要专心,爱琢磨,肯动手,多请教,哪有不会的呢。”他多次说,生命宝贵,时间苦短,这些都倒逼着他更耐心,更冷静,更不惧一切,更奋力争取。

  据了解,在李春林的影响下,他的晚辈中目前已有5人入伍、读警校。“部队让我成熟、成长,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也激励他们参军报国。”李春林高兴地说。目前,他的家人已经来到了鄞州,在12岁儿子的眼里,一个月难得见一次的父亲是“天天救人的英雄。”

  如今,李春林担任鄞州消防大队鄞州中队执勤中队长助理,出警多次,救援群众多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连续15年被评为优秀士兵,年获得公安部消防局士官优秀人才一等奖……今年初,他曾面临是去是留的抉择,但最后,他还是决定留了下来,“这身橙衣已经融于我的血液里,我仍将出现在下一个需要我的战场。”

从优秀退伍兵

到供水战线的老兵

(胡旭在检查管道。)

姓名:胡旭

年龄:40岁

关键词:从“地下尖兵”成长为供水老兵

  在距市区32公里外的宁波海曙洞桥宣裴村山脚下的固废园区供水管道工地上,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胡旭。他大高个、大脸庞、大噪门,正同垃圾焚烧厂的领导研究供水方案。不一会,他又冒着近40℃的高温到输水管道工地落实安全施工。

  胡旭告诉记者,他年入伍在海军某部服役,整天跟管线打交道,是“地下尖兵”。年退伍后来到城乡供水战线,组织安排他参加城市“一户一表”和“二次供水工程”建设。胡旭凭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执著的敬业精神,在这特殊的战场上冲锋在前,全身心投入,成为一名保障供水的老兵和急先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堂堂正正做人

  胡旭是地地道道的宁波人,父亲是军人,长期在外地,是母亲把他养大。长辈们一直教育他“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牢牢记在心里。

  年,胡旭参军入伍,笫二年入党,年退伍。刚到市自来水公司,他就跟着师傅做居民区的“一户一表”改造,一干就是5年。原来居民是一个楼道一只表,轮流抄表既麻烦又计量不准。经过改造,居民们都一户一表,供水服务人员抄表到户十分方便。

  年宁波市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对中心城区的幢中高层居民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逐步实现居民住宅水质与出厂水质保持同一水平。就是这年的10月,胡旭调到二次供水工程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一线的管理。

  为了减少供水改造对居民的影响,胡旭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时间。带领着施工队员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的施工。他每天坚持第一个来到施工现场,最后一个离开现场。“海葵”台风来袭时,不少小区地下泵房进水,影响供水安全。华泰银座、甬港豪庭两个中高层小区地下室全部淹没,胡旭迅速组织技术人员与物业一起安装临时供水设备,进行系统割接、水压调试、管道清洗,直到晚上11点多,供水系统正常运行,清澈的自来水流进了每户居民的家中,他才离开现场。

业务精益求精

  胡旭从二次供水改造初期的城市广场到改造难度大的新京大厦、荷花家园,施工监管都是井然有序,后期验收严格仔细,得到居民和同事们的高度赞誉。

  每次新工程一开始,胡旭就为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目标,他每天十几个小时在现场跟踪掌握施工情况,对于每一处的施工环节他都谨慎对待,严格把关。

  好多人知道,胡旭从不计较工作时间的长短,从不吝惜节假日的加班加点,在百姓心里赢得了口碑。施工期间,最棘手的问题不是施工难度大,而是部分居民怕新管线会影响房屋整体美观性不愿接受改造。在朱雀宝泰花园,为让住户支持改造,胡旭顶着巨大的压力,深入现场,与同事们反复研究调整改造方案。

  同时,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他积极与该小区所在社区、街道以及小区物业联系,召开协调会,与居民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挨家挨户上门做协调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一遍遍讲解,不厌其烦,终于说服居民。当涓涓清水通过改造好的管道里流出来的时,胡旭知道他的坚持是没有白费。许多居民为了答谢他,送来锦旗。上面写着“精心协调、真诚为民”,“涓涓清泉进万家,勤务为民办实事”等赞语正是居民对他辛勤付出的肯定。

担起了送水工

  在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改造施工过程中,停水不可避免。但为了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胡旭特意在施工前对改造小区进行停水时要储水的宣传,同时在改造小区附近设置取水点供居民使用。城市广场改造时,胡旭发现高层住户中有好几户老人没有提前储水,他便主动担当起老人们的送水工,进进出出一桶一桶地拎,一趟一趟地送。得知部分居民因停水而影响了做饭,他还特意订来了饭菜,并将热腾腾的饭菜送上家门。

在白云山庄高层住宅供水设施改造中,开始时许多居民不理解,胡旭就上门苦口婆心地宣讲,还请来技术人员一户一户设计图纸,并同居委会一起发动党员带头,将改造好的当样板房让居民参观,这样有力地推进了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眼下,胡旭又奋战了农村供水设施改造和市政配套输水管道更新工程建设第一线:“工作是快乐的,我会坚持把每一件事做得得更好,这样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胡旭说。

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从不会变

姓名:刘月富

年龄:36岁

关键词:赴海地、利比里亚参加维和行动

  刘月富,大学毕业后就到宁波当兵,至今十三载。

  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次维和经历:年,他曾赴海地参加维和行动,任维和警察防爆队队员兼英语翻译;年,他赴利比里亚参加维和行动,任维和警察防暴队后勤分队副书记、后勤官。

  在利比里亚维和的一年里,维和警察防暴队主要承担的是对利比里亚首都重要目标的防护、重要人员的警卫、治安复杂事件的处置、联合巡逻等任务。

  “我们是中国首支换防利比里亚首都的维和警察防暴队。换防背后的政治意义,对我们来说,既有彰显国力的荣耀,也有为国争光的压力。”刘月富说。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遇到缺水

人要在一小时内洗完澡

  回忆起在利比里亚维和的点点滴滴,给刘月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战友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营建,实现自我保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抵达利比里亚后,身为后勤官的刘月富首先面对的是巨大的营建压力:营地四周没有围墙,仅有铁丝网防护,基本安全都得不到有效保障;营地的垃圾也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清理,臭气熏天;更糟糕的是,人的队伍,营地却只配备了张床位,更别提其他配套设施。

  在刘月富的工作笔记中,记录有这样一串数据:共协调专船3艘次,专机4架次,重型运输车余次,先后8批次完成名队员、49辆车、32个集装箱、37间集装箱班房共30余万件物资归建。

  完成上述营建协调工作有多难?刘月富说,营建期间,当地工人下午2点到营地帮忙干活,原本说好5点收工,结果才过4点,工人就收工准备去赶班车。

  基本营建完成后,刘月富和战友们还面临着生活中的诸多不期而至的意外。

  和国内不同,利比里亚的一年只分为旱季和雨季。每年一到旱季,日常用水经常得不到保障。据刘月富回忆,最夸张的一次,营区断水长达一个月,他们只能每天开着水车找供水点去拉水。

  营地距离供水点只有五六十公里的路,但路况奇差,开一趟就要花一个多小时。常常是凌晨5点多出门取水,要等到中午12点左右才能回来。一天两趟车总共只能装40吨水,也只够维和官兵一天生活所用。

  “这还算好的,用水紧张时,甚至连供水点的水也无法保障供应。遇到这种情况,只能提前通知战友,当天不能洗衣服,而且所有人要集中在一个小时内洗完澡。”刘月富说。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选择迎难而上,自力更生,在刘月富看来,“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抑或是在将来,中国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都不会改变,我也相信,这种精神将成为我终身受益的立身之根。”

在非洲的土地上种出了蔬菜

  受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制约,利比里亚当地几乎不种植蔬菜。在刚到利比里亚的几个月里,刘月富和战友的餐桌上,仅有西蓝花、胡萝卜、洋葱、土豆等几个单调的蔬菜品种,其余的蔬菜即便有,也是晒干后研磨成粉,用来泡水喝。

  长时间吃不到新鲜蔬菜,不少人都出现了厌食的症状。

  刘月富说,当初他们决定自己盖大棚种蔬菜时,也不敢确保一定能够成功。而事实上,在种植过程中,也的确遇到不少困难。

  为了克服当地土质不适合种植的难题,他们特地从外面运来适合的土壤。可没想到,等到两周后,大棚盖起来,运过来的土壤已经变硬结块,只能重新翻土。

  个人的队伍里,没有人会种菜,于是他们就向中国农技援非技术组取经,还向当地大使馆要了些蔬菜种子过来。试验阶段,对刘月富和战友们来说,每天必做的“功课”之一就是跑到大棚去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

  而所有这些工作,刘月富和战友们只能在完成正常的维和任务之外才能进行,为此,加班加点到凌晨是常有的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青菜、黄瓜、茄子、四季豆……渐渐的,营地食堂每周都会出现一到两次新鲜蔬菜。每到这一天,平时吃两碗饭的人,总能一口气吃上四碗饭;经常是盛饭回来,才发现蔬菜已经被分光了,就直接拿些菜汁淋在饭上,也吃得格外香甜。

  实现绿色蔬菜的自给自足,堪称非洲任务区的奇迹。

  刘月富说,军营就像是所学校,他不仅在这里学到了军事知识,还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和社会技能,“几年下来,你会学到很多在社会上学不到的技能。”

部队这段经历,

教会了我什么叫责任和担当

姓名:钟健

年龄:24岁

关键词:高速协辅警,退役前是潜艇兵

  将车拦停,敬礼,请对方出示证件配合检查……虽已退役两年,但每每敬礼时,钟健脑子里总会闪过当年部队集训时的画面。

  今年24岁的钟健是高速交警宁波支队一大队一名普通的协辅警。入职4个月,在工作方面,他已然得心应手,和他搭过班的高速交警,都对他赞许有加,说这个小伙子工作踏实,积极主动。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我家亲戚朋友中,就没有当过兵的,我是第一个。”钟健笑着对记者说,他的爸爸当年很想参军,因为身体不过关,被刷了下来,“不过,即便没进部队,我爸还是非常喜欢军事方面的东西,家里的电视机大部分时间都会放军事频道的内容或是军旅剧,我也从小耳濡目染。”

  “每次国庆阅兵,我们全家人都会守电视机前,看到一列列方阵经过天安门,我总感觉热血沸腾,总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有这么帅气威武的军姿……”钟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读大学开始,他就默默地去跑步、健身。大一那年暑假,当他看到村子里张贴的征兵信息后,立即去报了名,经过一系列的考核检查,顺利进入新兵连,“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爸特别高兴,在村子里逢人就说。”

  新兵连训练地在山东,下连队在海南,两年时间,虽然可以打电话联系,但这也是钟健第一次那么长时间离开父母,“训练很苦很累,我报名参军时就有心理准备,不过,真正到部队后,我才发现,自己还是想得简单了。每当练得快坚持不了时,我就告诉自己,军人能做到的,自己肯定也能做到,只要挺过这几分钟,于是,就又有了动力。”因为训练出色再加上身体素质不错,钟健在新兵连呆了7个月,就被选入了潜艇支队,直到退役。

  问及两年部队生活对他的影响,钟健说,他原本有些内向,不怎么和别人说话。在部队里,大家虽然来自天南地北,但都拥有同一种向往,很容易就建立了感情,他也变得开朗起来。而且,在集训过程中,战友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谁需要帮助了,大家都会拉上一把,这么深厚的情感和羁绊,让他非常珍惜,“如今,我还跟战友们保持着密切联系,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只要有空,就会聚一聚、聊聊天。”

  “部队的这段经历,除了给予我一副强健的体魄,一群可爱的战友外,最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和担当。”钟健说,退役以后,对于工作,他有不少的选择,亲友们也曾介绍安排,但他只想尽自己的所能,踏踏实实做点什么,这样才不枉费部队2年的培养,“那天,电视里在放连环车祸的新闻,看到一些家庭因此破裂,我就想,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尽量减少、避免那些悲剧的发生,就好了。”于是,他报名参加考试,成为一名协辅警,守候在高速公路一线。

  今年夏天,连日高温,高速公路路面温度更是逼近70摄氏度,钟健埋头苦干,巡逻、查看事故现场、分流车辆、救助行人等等,只要上班,身上的制服基本就没有干过,喝下的几大瓶水也都变成了汗水。

  “每天都在大太阳底下,巡逻、处理突发情况,一连好几个小时,人都要晒傻了。可每个交警、协警都这么辛苦,我还比很多同事年轻,身体好呢,能多做点就多做一点呗。”钟健说,他家距离单位就10多分钟路程,一般白班和晚班之间有段时间可以休息,但他很少回家休息,“呆在单位比较安心,万一遇到什么事需要支援的,也可以第一时间出发。”

  “甬台温高速公里附近,主道转辅道,是事故多发点,西店附近最近有个施工区域,要多   “一个男人,他的追求总和家国有关!”这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冯添在   事实上,他早在年8月就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差不多同时,他还收到了一份入伍通知书。该怎么选?他选择了先入伍后入学,在度过两年军营生活后再回校上学,成为了一名同学们所羡慕的“大学生兵哥哥”。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先当兵还是读大学

家里分成两大阵营

  出生于年的冯添是慈溪人,年的夏天,他的人生走到了一个颇为关键的十字路口。

  “那年8月,高考完的我在家等大学通知书,同时还接到了部队征兵的通知。”冯添告诉记者,“其实,我从小对军营生活就充满了向往,看到《我是特种兵》等影视剧时常常热血沸腾,军人那种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忠诚等品质一直感染着我。”

于是,冯添报名应征,而在体检合格后,他也收到了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入学通知书。

  “当时,去当兵,还是去读大学,家里分成了意见完全不同的两派。”冯添回忆说,“妈妈不同意我去当兵,她觉得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没受过苦,一路都是读书过来的,又没社会经历,怕我当兵受累受伤,应该去读大学。而爸爸和我一样,常常一起看军事节目,觉得男孩子应该接受锻炼,所以支持我去当兵。”

  父子俩最后还是说服了妈妈。“幸亏现在政策好,我就到学校去说明了情况,老师也很支持我,帮我办理了保留学籍的手续。”冯添说。

(图片被采访者提供)

瘦弱的学生娃

在军营中成长为男子汉

  年9月7日,冯添正式入伍,“那天,爸妈到余姚火车站送我,我都没敢回头看,我知道妈妈肯定哭了,我怕我看了后也会流泪。”从没离开过家的他其实内心也酸酸的,但是一上火车,和战友们一见面,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时我就想着一定要好好服役,报效祖国了!”

  20多个小时的火车把他送到了西安郊区的一座军营。“说实话,第一天我心理落差是很大的,完全和电视剧看到的不一样啊!”他笑着说,“军营的房子是上世纪7、80年代的老房子,洗碗的水都是小得可怜,最受不了的是气候,和江南差太多了。”

  更让他震惊的是此后三个月的新兵训练,“高强度的训练,开始时非常不适应,跑得我脚都肿了。而且,新兵班长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现在你们吃得了这个苦,后面的部队生活就好了’!”他说起当时的训练场景记忆犹新,“的确,回过头来,我非常感谢这个班长,他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我甚至觉得,我在新兵入伍一星期就比过去十八年的学校生活收获都大。”

新兵训练结束后,他被分到华山脚下的军营,两年部队生活过得充实而快乐,“那真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我是通信兵,虽然每天基本也是宿舍到训练场到食堂这样三点一线的生活,但是过得很纯粹很充实。”他回顾那段军营生活很是感慨,“这样才能磨练人的耐心,才能锻炼人!我们是和平时期的军人,但是大家同样是想着怎样尽职尽责,保家卫国。”

  “平时训练中受点小伤小痛的都难免,但是我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的,这点小事没必要让家人担心。”这个瘦弱的学生娃不知不觉在部队中成长为男子汉,期间,冯添参加了青海青藏等地的拉练演习,“那里常年积雪,海拔有多米,刚上去时的确感到呼吸有点困难,但适应下就好了。”他在部队第一年就荣获了团里颁发的“优秀义务兵”称号。

两年军营生活

是宝贵人生财富

  年11月,冯添回到了校园,开始他迟到的大学生活。

  “刚开始,同学们在知道我的经历后,都很好奇,经常有人来问部队生活到底是怎样的?路上碰到同学,还有人会叫我‘兵哥哥’。”冯添说。

  的确,挺拔的身姿、干练的动作,冯添和同学们站在一起,一股自然而然的军人气质让他显得与众不同。

  “我回来后,连我爸爸也说我变了。”他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两年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这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比如,我学会了吃苦,学会了服从,学会了自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他一口气报出了长长的收获清单。

  “大学和部队是完全不同的环境,大学生活挺自由,部队讲究纪律。”他说起大学和部队的区别,“现在在学校宿舍里,有时会听到大半夜同学在大声唱歌,就会想这孩子太随性了,有点幼稚,他就没有考虑到这里是集体宿舍,会影响别人的休息,我想这是我当过兵以后才有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吧。军营生活让我学会了自律,对人生有所规划。”

  在大学中,他更珍惜学习的时光,他说:“我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应该怎么办!”在他的影响下,身边也有同学表示,要在大学毕业后去当兵,“他们很羡慕我,看了我后觉得好男儿应该有军人的经历。”

今天,八一建军节,

衷心地祝福人民军队节日快乐!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李臻、王思勤、边城雨、石承承、徐叶、马涛

编辑沈永江

宁波晚报

赞赏

长按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angshanzx.com/jsjy/729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